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2-pyridyl)-6-(9-phenanthryl)-1,3,5-triazine | 953031-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2-pyridyl)-6-(9-phenanthryl)-1,3,5-triazine
英文别名
2-Phenanthren-9-yl-4,6-dipyridin-2-yl-1,3,5-triazine
2,4-di(2-pyridyl)-6-(9-phenanthryl)-1,3,5-triazine化学式
CAS
953031-32-8
化学式
C27H17N5
mdl
——
分子量
411.465
InChiKey
HOHDOYLWCFQJK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水合三氯化钌2,4-di(2-pyridyl)-6-(9-phenanthryl)-1,3,5-triazine 在 AgNO3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2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 and Zn(II) complexes of multicomponent ligands incorporating triazine-based tridentate ligands
    摘要:
    Ru(II) and Zn(II) complexes of multicomponent ligand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characterised incorporating triazine-based coordinating motifs with pendant phenanthryl and phenyl-phenanthryl group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ligands emit from intra-ligand charge-transfer (ILCT) states, the energy of which may be lowered significantly by metal-ion coordination (e.g. Zn(II)). The ILCT state is efficiently quenched in the Ru(II) complexes by energy transfer to a low-lying metal-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M-3 state. (c) 2006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inoche.2006.10.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phthyl-, phenanthryl-, and pyrenyl-appended bis(pyridyl)triazine ligands and their Zn(II) and Ru(II) complexes1
    摘要:
    我们合成了由四种带有芳基环(包括三个融合芳香环)的双(吡啶基)三嗪配体组成的配体家族,并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和表征了它们相应的同色 Ru(II) 和 Zn(II) 配合物。游离配体 2,4-二(2-吡啶基)-6-苯基-1,3,5-三嗪(L1);2,4-二(2-吡啶基)-6-(1-萘基)-1,3,5-三嗪(L2);2,4-二(2-吡啶基)-6-(9-菲基)-1,3,5-三嗪(L3);和 2,4-二(2-吡啶基)-6-(1-芘基)-1,3,5-三嗪(L4)是在氰基官能化的芳环与 LiNMe2 反应,然后加入 2 等量的 2-氰基吡啶的三嗪成环反应中生成的。的 2-氰基吡啶。本研究中考察的金属配合物包括同色 Ru(II) 配合物 Ru(L1)22+ (2a)、Ru(L2)22+ (2b)、Ru(L3)22+ (2c) 和 Ru(L4)22+ (2d),以及 Zn(II) 配合物 Zn(L1)22+ (3a)、Zn(L2)22+ (3b)、Zn(L3)22+ (3c) 和 Zn(L4)22+ (3d)。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还获得了游离配体以及 Zn(II)和 Ru(II)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研究了所有物种的氧化还原行为和吸收光谱,以及游离配体在室温下的流体溶液中和 Ru(II) 复合物在室温下的流体溶液中和 77 K 时的刚性基质中的发光特性。氧化还原数据表明,游离配体在相对温和的电位(-2.30 V vs. SCE)下被还原两次,第一次还原几乎与取代芳基的性质无关。所有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都以强烈的自旋允许的 π-π* 转变为主,主要以双(吡啶基)三嗪分子为中心;不过,在 L2-L4 中,也出现了中等强度的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带。在 Zn(II)化合物中,这些波段发生了红移,而在钌(II)化合物中,这些波段则被更强烈的自旋允许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波段所掩盖。游离配体表现出有趣的发射特性,从 π-π* 态的荧光到准分子(L4)和 ILCT(L2 和 L3)发射。在 Ru(II) 复合物中,三重 MLCT 状态在 77 K 时会产生强烈的发射。对于 2c 和 2d,发射性 MLCT 状态与低洼的三重配体中心态混合。
    DOI:
    10.1139/v08-1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