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 | 1160111-9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
英文别名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amino)-n-propyl]piperazine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化学式
CAS
1160111-92-1
化学式
C48H80N4O2
mdl
——
分子量
745.189
InChiKey
WZORYQIPPVLSI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22
  • 重原子数:
    54.0
  • 可旋转键数:
    3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49.6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per(II) perchlorate hexahydrate 、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43%的产率得到(1,4-bis(3-aminopropyl)piperazine)perchloratocopper(II) perchl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哌嗪核的席夫配体定义了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化学反应性
    摘要:
    摘要一系列同源的席夫碱N,N'-双[(4-癸氧基-水杨亚氨基)-正丙基]-哌嗪](ZOPPH2)和N,N'-双[(4-十二烷氧基-亚苄基氨基)-n设计并合成了以1,4-双(3-氨基-丙基)-哌嗪(APPZ)为基础的-丙基]-哌嗪(DBPP)(1),APPZ为哌嗪核心,两侧为扩展烷基含链的触角。追求具有液晶状态特性的成金属材料,在乙醇或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介质中对二价金属Co(II)和Cu(II)的化学反应性导致形成化合物[{Co(ZOPP)}(ClO4)] 2.(CH 3 OH).2(CH 3)2 SO(2)和[Cu(APPZ)Cl] Cl(3)。所有材料均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技术(适当时可使用UV-Visible,FT-IR,NMR),摩尔电导率和X射线晶体学进行表征。物理化学特征强调a)含N,O的席夫锚在金属离子结合中的重要性,b)席夫配体侧面的酚部分在促进席夫碱在席位的金属离子络合或解
    DOI:
    10.1016/j.ica.2019.04.03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哌嗪核的席夫配体定义了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化学反应性
    摘要:
    摘要一系列同源的席夫碱N,N'-双[(4-癸氧基-水杨亚氨基)-正丙基]-哌嗪](ZOPPH2)和N,N'-双[(4-十二烷氧基-亚苄基氨基)-n设计并合成了以1,4-双(3-氨基-丙基)-哌嗪(APPZ)为基础的-丙基]-哌嗪(DBPP)(1),APPZ为哌嗪核心,两侧为扩展烷基含链的触角。追求具有液晶状态特性的成金属材料,在乙醇或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介质中对二价金属Co(II)和Cu(II)的化学反应性导致形成化合物[{Co(ZOPP)}(ClO4)] 2.(CH 3 OH).2(CH 3)2 SO(2)和[Cu(APPZ)Cl] Cl(3)。所有材料均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技术(适当时可使用UV-Visible,FT-IR,NMR),摩尔电导率和X射线晶体学进行表征。物理化学特征强调a)含N,O的席夫锚在金属离子结合中的重要性,b)席夫配体侧面的酚部分在促进席夫碱在席位的金属离子络合或解
    DOI:
    10.1016/j.ica.2019.04.0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ew Schiff Bases incorporating a Piperazine Skeleton, and their Reactions with Copper(II) Perchlorate
    作者:Liliana Cseh、Ramona Tudose、Otilia Costisor、Ingo Pantenburg、Gerd Meyer、Wolfgang Linert
    DOI:10.1080/15533170802132253
    日期:2008.6.17
    The synthesis of Schiff bases N,N′‐bis(4‐dodecyloxy‐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 (2) and N,N′‐bis‐[4‐(4′‐octyloxy‐benzoic)‐ester‐benzylidene‐Npropyl]‐piperazine (6) in a multistep process is reported. The intermediates as well a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elting point and IR, 1H and 13C‐NMR spectroscopy. The complex formation of these Schiff bases with copper(II)
    席夫碱 N,N'-双(4-十二烷氧基-亚苄基-N-丙基)-哌嗪 (2) 和 N,N'-双-[4-(4'-辛氧基-苯甲酸)-酯-亚苄基的合成报道了多步过程中的-N-丙基]-哌嗪(6)。通过元素分析、熔点和 IR、1H 和 13C-NMR 光谱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这些席夫碱与高氯酸铜 (II) 的络合物形成导致亚基键断裂,并产生 N,N'-双(3-基丙基)哌嗪氯酸铜 (II) 高氯酸铜 (II),其中 L代表 N,N'-双(3-基丙基-)哌嗪。配合物的性质通过元素分析、IR 和拉曼光谱及其结构通过 X 射线衍射测量确定。已经检查了配体的介晶排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