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反式-2-(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硼酸频那醇酯 | 871125-68-7

中文名称
反式-2-(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硼酸频那醇酯
中文别名
反-2-(3-甲氧苯基)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反-2-(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
英文名称
(E)-2-(3-methoxystyr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英文别名
2-[(E)-2-(3-methoxyphenyl)et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反式-2-(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硼酸频那醇酯化学式
CAS
871125-68-7
化学式
C15H21BO3
mdl
——
分子量
260.141
InChiKey
MYKJZXRWDIWMDR-MDZDMXL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6-42 °C(lit.)
  • 沸点:
    313.5±44.0 °C(Predicted)
  • 密度:
    1.02±0.1 g/cm3(Predicted)
  • 闪点:
    110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

SDS

SDS:0a84f8f240cab9533b32113968cc3cda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N–B导数键诱导的[3.3.0]双环硼酸酯系外来选择性分子内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摘要:
    我们在这里报道了烯基硼酸酯的高度外选择性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该反应采用了N-B导数键涉及的双环刚性系链。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两步程序轻松地形成最多包含8个立体中心的富含C(sp 3)的复杂多环分子。
    DOI:
    10.1039/c5ob00917k
  • 作为产物:
    描述:
    3-乙炔基苯甲醚联硼酸频那醇酯potassium carbonate 、 6Cu(1+)*3C20H14N6O4(2-)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91%的产率得到反式-2-(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硼酸频那醇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超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
    摘要:
    二维 (2D) 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 (MON) 或膜是一类周期性的结晶聚合物材料,由于其模块化结构、高表面积和高纵横比,它们可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然而,从多种组分和两种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制备 2D MON 仍然具有挑战性,而且探索较少。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通过界面聚合合成 MOF 薄膜,其中涉及三种活性单体,用于在受限界面中同时发生缩聚和多配位。MOF 薄膜定义明确的层状结构允许可行且可扩展的剥离,以生产具有高达 2000:1 的高纵横比和超薄厚度(~1.7 nm)的独立二维 MON。通过具有近原子精度的高分辨率 TEM 图像揭示了孔结构。MONs 的酰亚胺键在 3 至 12 的 pH 值范围内提供了优异的热(高达 530 °C)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更重要的是,MONs 在炔烃的硼氢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其中周转频率(TOF)达到41734 h–1,比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报道的大
    DOI:
    10.1021/jacs.2c063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Deoxygenation and Borylation of Ketones: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作者:Lei Tao、Xueying Guo、Jie Li、Ruoling Li、Zhenyang Lin、Wanxiang Zhao
    DOI:10.1021/jacs.0c07854
    日期:2020.10.21
    The rhodium-catalyzed deoxygenation and borylation of ketones with B2pin2 have been developed, leading to efficient formation of alkenes, vinylboronates, and vinyldiboronates. These reactions featur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excellent functional-group compatibility. Mechanistic studies support that the ketones initially undergo a Rh-catalyzed deoxygenation to give alkenes
    已经开发了催化的酮与 B2pin2 的脱氧和硼酸化,从而有效地形成烯烃、乙烯基硼酸酯乙烯基硼酸酯。这些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机理研究支持酮最初经过 Rh 催化脱氧以通过烯醇化物中间体得到烯烃,随后 Rh 催化的烯烃脱氢化导致乙烯基硼酸酯和二化产物的形成,这也得到 DFT 计算的支持。
  • Copper‐Photocatalyzed Hydroboration of Alkynes and Alkenes
    作者:Mingbing Zhong、Yohann Gagné、Taylor O. Hope、Xavier Pannecoucke、Mathieu Frenette、Philippe Jubault、Thomas Poisson
    DOI:10.1002/anie.202101874
    日期:2021.6.21
    photocatalytic hydroboration of alkenes and alkynes is reported. The use of newly-designed copper photocatalysts with B2Pin2 permits the formation a boryl radical, which is used for hydroboration of a large panel of alkenes and alkynes. The hydroborated products were isolated in high yields, with excellent diastereoselectivities and a high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hydroboration reactions
    报道了烯烃和炔烃的光催化氢化反应。使用新设计的光催化剂和 B 2 Pin 2可以形成基自由基,该自由基可用于大量烯烃和炔烃氢化反应。氢化产物以高产率分离,在温和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和高官能团耐受性。氢化反应是在连续流动条件下开发的,以证明其合成效用。研究了反应机理,并提出了原位形成的硼酸盐和处于激发态的光催化剂之间的氧化反应,以形成基自由基。
  • Vinylation of Benzylic Amines via C–N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Benzylic Pyridinium Salts
    作者:Mary Watson、Weiye Guan、Jennie Liao
    DOI:10.1055/s-0037-1610084
    日期:2018.8
    Published as part of the Special Topic Modern Coupling Approaches and their Strategic Applications in Synthesis Abstract Cross-couplings of benzylic pyridinium salts and vinylboronic acids or es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Via benzylic pyridinium intermediates, benzylic amines can be engaged in these cross-couplings through C–N bond functionalization. This method boast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excellent
    ‡ WG 和 JL 是共同第一作者。 作为专题《现代耦合方法及其在合成中的战略应用》的一部分发表 抽象的 已经开发出苄基吡啶鎓盐和乙烯基硼酸或酯的交叉偶联。通过苯甲基吡啶鎓中间体,苯甲基胺可以通过 C-N 键功能化参与这些交叉偶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对杂芳基取代基和一系列官能团具有优异的耐受性。 已经开发出苄基吡啶鎓盐和乙烯基硼酸或酯的交叉偶联。通过苯甲基吡啶鎓中间体,苯甲基胺可以通过 C-N 键功能化参与这些交叉偶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对杂芳基取代基和一系列官能团具有优异的耐受性。
  • Highly efficient hydroboration of alkynes catalyzed by porous copper-organic framework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Zhi-Lei Wu、Xingwang Lan、Ning Gao、Xiaomin Kang、Zhenguang Wang、Tianding Hu、Bin Zhao
    DOI:10.1016/j.jcat.2021.09.033
    日期:2021.12
    blocks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employed for the hydroboration of alkynes with bis(pinacolato)diboron (B2Pin2). 1 displays good thermostability and excellent solvent stability. Catalytic explorations reveal that 1 can serve as a high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this reaction with a record TOF value of 310 h−1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1 as catalysts which can be recycled at least five
    由于在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炔烃氢化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反应通常以低周转频率(TOF)值和长反应时间完成。因此,在高TOF值下进行炔烃氢化反应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迄今为止尚未有相应的研究报道。在此,成功合成了具有混合价 Cu(I) 和 Cu(II) 嵌段的新型 Cu-有机骨架1,并将其用于炔烃与双(频哪醇)二(B 2 Pin 2)的氢化反应。1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溶剂稳定性。催化探索表明1可以作为该反应的高效多相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具有创纪录的 310 h -1 的TOF 值,并且1作为催化剂可以在不添加任何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循环使用至少 5 次。机理研究表明,1骨架中的Cu(I)和Cu(II)簇在炔烃氢化反应中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激活炔烃与B 2 Pin 2反应。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明确阐明了反应途径,结果表明 Cu(I) 和 Cu(II) 簇在
  • Creating High Regioselectivity by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of a Single-Atomic-Site Catalyst
    作者:Wen-Hao Li、Jiarui Yang、Hongyu Jing、Jian Zhang、Yu Wang、Jiong Li、Jie Zhao、Dingsheng Wang、Yadong Li
    DOI:10.1021/jacs.1c08088
    日期:2021.9.22
    control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organic reac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new regioselective control methods for organic synthesis. In this study,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ingle-atomic-site catalyst (SAC), namely, Cu1-TiC, with strong electron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EMSI) effects by studying various reaction mechanisms. π cloud back-donation to the alkyne on the metal catalytic intermediate
    配体是控制有机反应区域选择性最常用的手段。开发新的有机合成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非常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研究各种反应机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强电子属-载体相互作用(EMSI)效应的单原子位点催化剂(SAC),即 Cu1-TiC。通过使用瞬态富电子特性,在反应过程中增强了对属催化中间体上炔烃的 π 云回馈。这样,反应就达到了高度线性-E型电子无偏炔烃的区域选择性转化,完全避免了支链异构体的形成(ln:br > 100:1,TON 高达 612,比以前记录的高 3 倍)。SAC 的结构元件是按照合成机制的要求设计的。催化剂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合成机理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通常被认为是提高多相催化中催化效率和耐久性的原因的 EMSI 现在首次显示出调节均相催化中区域选择性的令人兴奋的潜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