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hex-5-ynyloxy)benzene | 1425038-8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hex-5-ynyloxy)benzene
英文别名
——
1,4-bis(hex-5-ynyloxy)benzene化学式
CAS
1425038-82-9
化学式
C18H22O2
mdl
——
分子量
270.371
InChiKey
WSKBCTJYDPQCP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5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is(hex-5-ynyloxy)benzenecopper(II) sulfatesodium ascorb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1,4-bis[4-(1H-1,2,3-triazol-4-yl)but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接枝到离子表面的功能分子
    摘要:
    分子电子学、传感器、单分子光学、表面合成等新兴技术的未来设备对绝缘表面上分子的二维吸附越来越感兴趣。然而,在这些基材上,大多数稳定分子结构的尝试都受到弱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阻碍,因此需要开发带有合适接枝基团的有机分子。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旨在物理吸附碱金属卤化物晶体表面的分子的合成。它们包含一个刚性中心苯或苯并亚苯基核,分别带有两个或六个以各种锚定基团结尾的烷基醚链:氰基、羧基、α-氨基酸和 1,2,3 三唑。
    DOI:
    10.1002/ejoc.20150107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接枝到离子表面的功能分子
    摘要:
    分子电子学、传感器、单分子光学、表面合成等新兴技术的未来设备对绝缘表面上分子的二维吸附越来越感兴趣。然而,在这些基材上,大多数稳定分子结构的尝试都受到弱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阻碍,因此需要开发带有合适接枝基团的有机分子。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旨在物理吸附碱金属卤化物晶体表面的分子的合成。它们包含一个刚性中心苯或苯并亚苯基核,分别带有两个或六个以各种锚定基团结尾的烷基醚链:氰基、羧基、α-氨基酸和 1,2,3 三唑。
    DOI:
    10.1002/ejoc.201501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Polymerization To Synthesize a Library of Poly(<i>N</i>-sulfonylamidines)
    作者:In-Hwan Lee、Hyunseok Kim、Tae-Lim Choi
    DOI:10.1021/ja312592e
    日期:2013.3.13
    readily controlled by using diynes or diamines with long or rigid moieties. In addition, this polymerization is highly selective for three-component reactions over click reac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enables the synthesis of high-molecular-weight polymers, which was challenging in previous MCPs. All three kinds of monomers (diynes, sulfonyl azides, and diamines) are readily accessible
    我们报告了一种通用的催化多组分聚合 (MCP) 技术,该技术能够从二炔、磺酰叠氮化物和二胺单体合成高分子量、无缺陷的聚 (N-磺酰脒)。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我们发现加入过量的三乙胺和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是保证高效MCP的关键因素。环状聚酰胺的形成是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但通过使用具有长或刚性部分的二炔或二胺很容易控制。此外,与点击反应相比,这种聚合对于三组分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上述因素的结合使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合成成为可能,这在以前的 MCP 中是具有挑战性的。所有三种单体(二炔、磺酰叠氮化物和二胺)在反应条件下易于获得且稳定,无论其空间和电子特性如何,各种单体都能成功聚合。因此,我们从广泛的单体中合成了各种高分子量、无缺陷的聚酰胺,同时克服了先前 MCP 的局限性,例如低转化率和聚合物结构中的缺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