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D-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6)-[(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L-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3)]-(5Xi)-4-O-乙酰基-1,2-O-亚乙基-beta-D-木糖基-吡喃己糖 | 230953-17-0

中文名称
(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D-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6)-[(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L-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3)]-(5Xi)-4-O-乙酰基-1,2-O-亚乙基-beta-D-木糖基-吡喃己糖
中文别名
4-O-乙酰基-3,6-二-O-(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甘露糖基)-1,2-乙基半胱氨酸-Β-D-吡喃甘露糖;[(3R,4S,5R,6S)-6-[[(3aS,6R,7S,7aR)-6-乙酰氧基-2-甲基-7-[(2S,3S,4R,5S)-3,4,5-三乙酰氧基-6-(乙酰氧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代-5,6,7,7a-四氢-3aH-[1,3]二噁唑并[4,5-b]吡喃-5-基]甲氧基]-3,4,5-三乙酰氧基-四氢吡喃-2-基]甲基乙酸酯
英文名称
4-O-Acetyl-3,6-DI-O-(2,3,4,6-tetra-O-acetyl-A-D-mannopyranosyl)-1,2-ethylidene-B-D-mannopyranose
英文别名
[(2R,3R,4S,5S,6S)-6-[[(3aS,5R,6R,7S,7aS)-6-acetyloxy-2-methyl-7-[(2R,3S,4S,5R,6R)-3,4,5-triacetyloxy-6-(acetyloxymethyl)oxan-2-yl]oxy-5,6,7,7a-tetrahydro-3aH-[1,3]dioxolo[4,5-b]pyran-5-yl]methoxy]-3,4,5-triacetyl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D-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6)-[(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L-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3)]-(5Xi)-4-O-乙酰基-1,2-O-亚乙基-beta-D-木糖基-吡喃己糖化学式
CAS
230953-17-0
化学式
C38H52O25
mdl
——
分子量
908.816
InChiKey
YWTLKYGRDHOVGY-TXSWQAA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可溶于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63
  • 可旋转键数:
    2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6
  • 拓扑面积:
    3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O-3,4,6-三-O-乙酰基--D-甘露糖基次乙基-(1-23)-O-[3,4,6-三-O-乙酰基--D-甘露糖基次乙基-(1-26)]-1,2-O-亚乙基--D-吡喃甘露糖乙酸酯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 、 4 A molecular siev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8%的产率得到(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D-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6)-[(5Xi)-2,3,4,6-四-O-乙酰基-alpha-L-木糖基-己糖吡喃糖苷-(1->3)]-(5Xi)-4-O-乙酰基-1,2-O-亚乙基-beta-D-木糖基-吡喃己糖
    参考文献:
    名称:
    以原溴糖为供体,部分受保护的甘露糖衍生物为接受体,通过原糖糖中间体高度区域选择性合成立体异构含甘露糖的寡糖。
    摘要:
    原酸酯形成/重排序列,其中1,2-O-亚乙基化的甘露糖或部分受保护的甘露糖苷充当糖基受体,而简单的乙酰溴糖充当糖基供体(请参见反应方案),提供了高效且高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途径含甘露糖的1→6、1→3和3,6-支链寡糖,并具有独特的1,2-反式连接。
    DOI:
    10.1002/(sici)1521-3773(19990503)38:9<1247::aid-anie1247>3.0.co;2-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