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10Z)-tetradeca-4,10-dien-1-ol | 406724-7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10Z)-tetradeca-4,10-dien-1-ol
英文别名
(4E,10Z)-Tetradecadien-1-ol
(4E,10Z)-tetradeca-4,10-dien-1-ol化学式
CAS
406724-79-6
化学式
C14H26O
mdl
——
分子量
210.36
InChiKey
ILDIGWNEZAQDPJ-JWPKELM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07.0±11.0 °C(Predicted)
  • 密度:
    0.86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3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E,10Z)-tetradeca-4,10-dien-1-ol乙酰氯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4E,10Z)-tetradeca-4,10-dienyl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4E,10Z)-4,10-Tetradecadienyl Acetate 的立体有择合成, 苹果叶蛾, 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的主要性信息素
    摘要:
    许多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 (4E,10Z)-4,10-十四碳二烯乙酸酯 (1) 已通过使用 4-戊炔醇作为起始原料的简单路线立体选择性合成。4E 双键的立体选择性形成基于内部炔烃与氢化铝锂 (LAH) 的立体有择还原,而 Wittig 反应用于在目标信息素组分中实现 10Z 双键。最终醋酸盐的 GC 纯度达到 97.87%,而异构体纯度超过 99%。绿色化学原理通过绿色指标计算展示了多步信息素合成的新概念。
    DOI:
    10.2174/1570178617999200922145900
  • 作为产物:
    描述:
    9-bromonon-4-yne喹啉 、 5 % Pd/CaCO3 、 氢气lith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酸乙酯 为溶剂, -50.0~20.0 ℃ 、275.8 kPa 条件下, 反应 15.0h, 生成 (4E,10Z)-tetradeca-4,10-di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사과굴나방의 주요 성페로몬인 (4E, 10Z)-테트라데카디에닐아세테이트의 제조방법
    摘要:
    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苹果叶蛾(苹果叶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性信息素以防治苹果叶蛾的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从廉价起始原料高效、简单、经济且具有优异纯度和产率制备苹果叶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4E, 10Z)-十四烯酰乙酸酯((4E, 10Z)-tetradecadienylacetate)的方法。
    公开号:
    KR2015002499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cise Li/liq. NH<sub>3</sub>Mediated Synthesis of (4E,10Z)-Tetradeca-4,10-dienyl Acetate: The Major Sex Pheromone of Apple Leafminer Moth, 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
    作者:B. Prem Kumar、B.V.D. Vijaykumar、S.J. Harshavardhan、Hae-Dong Jung、Yong-Sheng Xie、Kiwan Jang、Dong Ha Lee、Yong-Jin Yoon、Dong-Soo Shin
    DOI:10.5012/bkcs.2014.35.1.261
    日期:2014.1.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