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达霉素(fidaxomicin,Dificid)
非达霉素由Optimer公司研发,并于2011年5月27日获得FDA批准。这种药物是一种新颖机制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RNA聚合酶来迅速对抗难治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疗效优于现有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两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非达霉素具有以下化学性质:它是德干高原游动放线菌或桔橙指孢囊菌的发酵产物,属于新18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分子量为1058.04,分子式为C32H74Cl2O18,在体内可生成活性代谢物OP-1118。
非达霉素通过与RNA多聚酶结合抑制细菌增殖。大多数RNA聚合酶由五个亚单位组成:(α2ββ’ω),核心催化酶加上一个负责启动子识别的б亚单位。在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中,这种б亚单位不同于其他细菌株,目前体外研究未发现其与其它抗菌药物交叉耐药。
非达霉素及其主要代谢物OP-1118是P-糖蛋白外流转运载体的底物。非达霉素已与作用于P-糖蛋白底物及其抑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与CYP450同功酶3A4、2C9及2C19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评估。研究药物包括环孢菌素、地高辛、咪达唑仑、奥美拉唑及华法林等。尽管环孢菌素可使非达霉素的最高血药浓度增加近一倍,但由于其浓度仍在ng/mL范围内,因此这些变化没有临床意义。对于其他药物,没有观察到非达霉素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Fidaxomicin (OPT-80, PAR-101) 是一种窄谱的大环类抗生素,抑制RNA聚合酶σ亚基。
体外研究表明,非达霉素在开放的RNAP-DNA复合体形成之前通过结合DNA模板-RNA聚合酶(RNAP)复合体而抑制RNA聚合酶。这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并引发易感生物体如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胞凋亡。
体内研究显示,对于90%的生物体,非达霉素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9978到2 μg/mL。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后,低于定量下限的血药浓度表明其是非全身吸收的,而粪便中的浓度则很高且呈浓度依赖性。Cmax = 2小时;Tmax = 5.2 ng/mL;AUC = 14 ng•hr/mL。非达霉素能够被胃酸或肠道微粒水解成更小的活性代谢物(OP-1118),细胞色素酶系统不参与其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