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1-(4-nitrophenyl)triazole | 1403668-3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1-(4-nitrophenyl)triazole
英文别名
4-[(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1-(4-nitrophenyl)triazole
4-[(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1-(4-nitrophenyl)triazole化学式
CAS
1403668-37-0
化学式
C14H14N6O2
mdl
——
分子量
298.304
InChiKey
AMHQEDXKRIKUI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9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 4-[(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1-(4-nitrophenyl)triazole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钠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24H29ClIrN6O2(1+)*C32H12BF24(1-)
    参考文献:
    名称:
    Ir(III)吡唑基-1,2,3-三唑基配合物催化三联吲哚合成的串联式C–N / C–C键形成
    摘要:
    通过Cu(I)催化的1-炔丙基吡唑与4-取代的苯基之间的惠斯根环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吡唑基-1,2,3-三唑基N - N'双齿供体配体(2a - c,3a - d)叠氮化物。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遵循趋势PhCH 2 < p -CH 3 Ph 1000 h –1。然而,铱(III)配合物5 - 8被发现是用于串联C-N和C-C键形成的唯一的活性催化剂,因为铑(I)配合物是不为C-C键形成的活性催化剂步。发现导致吲哚形成的C–N键的形成是通过与2-(羟基烷基-1-炔基)苯胺底物的两个反应途径进行的:(a)加氢胺化和(b)加氢烷氧基化-路易斯酸介导的异构化。途径(b)可能是从2-(羟基烷-1-炔基)苯胺底物17S,18S和20S开始形成吲哚的主要途径。
    DOI:
    10.1021/om300792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Ir(III)吡唑基-1,2,3-三唑基配合物催化三联吲哚合成的串联式C–N / C–C键形成
    摘要:
    通过Cu(I)催化的1-炔丙基吡唑与4-取代的苯基之间的惠斯根环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吡唑基-1,2,3-三唑基N - N'双齿供体配体(2a - c,3a - d)叠氮化物。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遵循趋势PhCH 2 < p -CH 3 Ph 1000 h –1。然而,铱(III)配合物5 - 8被发现是用于串联C-N和C-C键形成的唯一的活性催化剂,因为铑(I)配合物是不为C-C键形成的活性催化剂步。发现导致吲哚形成的C–N键的形成是通过与2-(羟基烷基-1-炔基)苯胺底物的两个反应途径进行的:(a)加氢胺化和(b)加氢烷氧基化-路易斯酸介导的异构化。途径(b)可能是从2-(羟基烷-1-炔基)苯胺底物17S,18S和20S开始形成吲哚的主要途径。
    DOI:
    10.1021/om30079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