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07830-5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07830-50-1
化学式
C14H7ClF3N3O
mdl
——
分子量
325.677
InChiKey
NPODXKSVNMMPN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52±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9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47.2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甲基-4-氰基苯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0%的产率得到N-(4-cyanophenyl)-N-meth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imidazo[1,2-a]pyrazine-6-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FR] COMPOSÉS ET COMPOSITIONS POUR LE TRAITEMENT DE MALADIES PARASITAIR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在此插入公式]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变量如本文所定义。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这种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种化合物治疗、预防、抑制、改善或根除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等疾病的方法。
    公开号:
    WO2014078813A1
  • 作为产物:
    描述:
    5-氨基吡嗪-2-羧酸乙酯 在 potassium fluoride 、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草酰氯碳酸氢钠N,N-二甲基甲酰胺三(邻甲基苯基)磷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83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FR] COMPOSÉS ET COMPOSITIONS POUR LE TRAITEMENT DE MALADIES PARASITAIR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在此插入公式]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中变量如本文所定义。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这种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种化合物治疗、预防、抑制、改善或根除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等疾病的方法。
    公开号:
    WO201407881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ad Optimization of Imidazopyrazines: A New Class of Antimalarial with Activity on<i>Plasmodium</i>Liver Stages
    作者:Bin Zou、Advait Nagle、Arnab K. Chatterjee、Seh Yong Leong、Liying Jocelyn Tan、Wei Lin Sandra Sim、Pranab Mishra、Prasuna Guntapalli、David C. Tully、Suresh B. Lakshminarayana、Chek Shik Lim、Yong Cheng Tan、Siti Nurdiana Abas、Christophe Bodenreider、Kelli L. Kuhen、Kerstin Gagaring、Rachel Borboa、Jonathan Chang、Chun Li、Thomas Hollenbeck、Tove Tuntland、Anne-Marie Zeeman、Clemens H. M. Kocken、Case McNamara、Nobutaka Kato、Elizabeth A. Winzeler、Bryan K. S. Yeung、Thierry T. Diagana、Paul W. Smith、Jason Roland
    DOI:10.1021/ml500244m
    日期:2014.8.14
    Imidazopyridine 1 was identified from a phenotypic screen against P. falciparum (Pf) blood stages and subsequently optimized for activity on liver-stage schizonts of the rodent parasite P. yoelii (Py) as well as hypnozoites of the simian parasite P. cynomolgi (Pc). We applied these various assays to the cell-based lead optimization of the imidazopyrazines, exemplified by 3 (KAI407), and show that optimized compounds within the series with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chieve causal prophylactic activity in vivo and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target the dormant stages of P. vivax malari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