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β-L-Rhamnopyranosylazid | 95580-9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β-L-Rhamnopyranosylazid
英文别名
1-azido-α-L-rhamnose;(2S,3R,4R,5R,6S)-2-azido-6-methyloxane-3,4,5-triol
β-L-Rhamnopyranosylazid化学式
CAS
95580-99-7
化学式
C6H11N3O4
mdl
——
分子量
189.171
InChiKey
VSGLZXLDOTWWBF-YJRYQGE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8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18.68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异头6-脱氧己基吡喃糖基叠氮化物的表征及1 H-NMR光谱研究
    摘要:
    的L-吡喃鼠李糖叠氮化物(端基异构体的的制备3,12)和6-脱氧-L-塔罗吡喃糖基叠氮化物(8,18以及β-L-fucopyranosyl叠氮化物的()21)进行说明。的1 H-NMR数据清楚地表明,化合物3,12,18和22和它们的乙酸盐2,11,19和21在d 2 O和CDCL 3几乎完全溶液在1个Ç 4(L)构象存在。在2,3或3,4位的六吡喃糖上添加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环导致后者变形为扁平的椅子构象。显示1-H和2-H的化学位移在分配端基异构构型方面具有诊断价值。
    DOI:
    10.1002/jlac.198519850112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4-tetra-O-acetyl-L-rhamnopyranose甲醇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四氯化锡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β-L-Rhamnopyranosylazid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鼠李糖或核糖修饰的小檗碱盐衍生物及 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鼠李糖或核糖修饰的小檗碱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鼠李糖或核糖修饰的小檗碱盐衍生物,通过三氮唑或者酰胺键连接,进入体内后不容易被糖苷酶酶解,在体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小檗碱衍生物的医药活性,并且在水中易溶,方便制备成各种常规药用制剂,应用范围广;本发明的鼠李糖或核糖修饰的小檗碱衍生物,采用三氮唑或者酰胺键连接糖类模块,一方面,提高了小檗碱盐衍生物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另一方面,糖类模块的存在能够促进小檗碱与作用靶点的结合,改善其生物相容性,相比现有小檗碱盐衍生物,其抗肿瘤、降血糖和神经保护功能具有显著提高,并且对细胞的毒性大大降低。
    公开号:
    CN10892935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式-3-溴<2-(2)H>四氢吡喃 顺-4-氨基四氢吡喃-3-醇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螺[金刚烷-2,2'-四氢吡喃]-4'-醇 蒿甲醚四氢呋喃乙酸酯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苯基2,4-二氯-5-氨磺酰苯磺酸酯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红没药醇氧化物 科立内酯 硅烷,(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5-壬炔基]氧代]-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3-脱氧-3-硝基-beta-L-核吡喃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氨甲酸,[(4-氨基四氢-2H-吡喃-4-基)甲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氧杂-3-碳酰肼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