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octyl (α-D-mannopyranosyl)-(1→2)-β-D-mannopyranoside | 1454581-4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octyl (α-D-mannopyranosyl)-(1→2)-β-D-man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Man(a1-2)Man(b)-O-octyl;(2R,3S,4S,5S,6R)-2-[(2R,3S,4S,5S,6R)-4,5-dihydroxy-6-(hydroxymethyl)-2-octoxyoxan-3-yl]oxy-6-(hydroxymethyl)oxane-3,4,5-triol
n-octyl (α-D-mannopyranosyl)-(1→2)-β-D-man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454581-46-4
化学式
C20H38O11
mdl
——
分子量
454.515
InChiKey
PIGYTUUYAIMFHS-XGTFBJH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79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1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碳水化合物的分子识别的吡咯三脚架受体:二甘露糖苷的异位受体
    摘要:
    合成的二位受体设计用于二甘露糖苷的分子识别,其方法是通过桥接两个单位单元,有效识别甘露糖苷与适当大小和柔性的连接基,并赋予氢键基团。通过极性有机介质(在氯仿中30-40%DMF)中的NMR光谱和等温滴定热量法(ITC)测定了与生物学相关的Manα(1-2)Man二糖对α和β糖苷的亲和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观察到在微摩尔范围内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其中两个新设计的受体是该组中最有效的受体,并且二甘露糖苷对(S)在所有情况下的受体对映体。通过结合的NMR光谱/分子建模方法阐明了识别模式的3D视图,显示了受体缝隙中包含的双甘露糖苷。与单位前体相比,双位受体显示出明显改善的识别特性,证明了模块化受体设计对双糖识别的功效。
    DOI:
    10.1002/chem.201204298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methylate盐酸 、 20% palladium hydroxide on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9.0h, 以71%的产率得到n-octyl (α-D-mannopyranosyl)-(1→2)-β-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碳水化合物的分子识别的吡咯三脚架受体:二甘露糖苷的异位受体
    摘要:
    合成的二位受体设计用于二甘露糖苷的分子识别,其方法是通过桥接两个单位单元,有效识别甘露糖苷与适当大小和柔性的连接基,并赋予氢键基团。通过极性有机介质(在氯仿中30-40%DMF)中的NMR光谱和等温滴定热量法(ITC)测定了与生物学相关的Manα(1-2)Man二糖对α和β糖苷的亲和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观察到在微摩尔范围内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其中两个新设计的受体是该组中最有效的受体,并且二甘露糖苷对(S)在所有情况下的受体对映体。通过结合的NMR光谱/分子建模方法阐明了识别模式的3D视图,显示了受体缝隙中包含的双甘露糖苷。与单位前体相比,双位受体显示出明显改善的识别特性,证明了模块化受体设计对双糖识别的功效。
    DOI:
    10.1002/chem.2012042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rolic Tripodal Receptors for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Carbohydrates: Ditopic Receptors for Dimannosides
    作者:Oscar Francesconi、Cristina Nativi、Gabriele Gabrielli、Matteo Gentili、Marco Palchetti、Beatrice Bonora、Stefano Roelens
    DOI:10.1002/chem.201204298
    日期:2013.8.26
    designed receptors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receptors of the set, together with a distinct preference of the dimannosides for the (S) enantiomer of the receptor in all cases. A 3D view of the recognition mode was elucidated by a combined NMR spectroscopic/molecular modeling approach, showing the dimannoside included in the cleft of the receptor. Compared to the monotopic precursors, the ditopic receptors
    合成的二位受体设计用于二甘露糖苷的分子识别,其方法是通过桥接两个单位单元,有效识别甘露糖苷与适当大小和柔性的连接基,并赋予氢键基团。通过极性有机介质(在氯仿中30-40%DMF)中的NMR光谱和等温滴定热量法(ITC)测定了与生物学相关的Manα(1-2)Man二糖对α和β糖苷的亲和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观察到在微摩尔范围内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其中两个新设计的受体是该组中最有效的受体,并且二甘露糖苷对(S)在所有情况下的受体对映体。通过结合的NMR光谱/分子建模方法阐明了识别模式的3D视图,显示了受体缝隙中包含的双甘露糖苷。与单位前体相比,双位受体显示出明显改善的识别特性,证明了模块化受体设计对双糖识别的功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