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trimethylsilanyl-methyl)-β-alanine ethyl ester | 17939-9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trimethylsilanyl-methyl)-β-alanine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N-(Trimethylsilyl-methyl)-β-alanin-aethylester
<i>N</i>-(trimethylsilanyl-methyl)-β-alanine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7939-95-6
化学式
C9H21NO2Si
mdl
——
分子量
203.357
InChiKey
QXJUPLQQKMPDN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1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38.3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trimethylsilanyl-methyl)-β-alanine ethyl ester氧气亚甲兰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9.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缺电子烯胺酯的甲硅烷基链辅助光氧化:直接进入草酸盐形成
    摘要:
    探索了使用亚甲蓝 (MB) 在氮原子的 α 位带有亲氧性甲硅烷基链的缺电子烯胺酯的光氧化反应,以开发一种温和有效的光化学策略,通过单线态氧进行 C-C 双键氧化裂解反应 ( 1 O 2)。通过从 MB ( 3 MB*) 的三重激发态到分子氧 ( 3 O 2 )的能量转移,光化学产生1 O 2), 被添加到烯胺酯的 C-C 双键部分形成过氧化物,其重排形成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通过 C-C 和 O-O 键裂解过程形成的二氧杂环丁烷的环化反应导致草酸盐的形成。重要的是,与通常不利于光氧化的烷基链取代的缺电子烯胺酯相反,甲硅烷基链取代的类似物在甲硅烷基链的帮助下有效地进行这种光化学转化,从而促进过环氧化物的形成。本研究中的观察结果提供了有关不饱和 C-C 键的光敏氧化反应的有用信息,而且,
    DOI:
    10.1021/acs.joc.2c02101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基丙酸乙酯碘甲基三甲基硅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2 %的产率得到N-(trimethylsilanyl-methyl)-β-alanine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缺电子烯胺酯的甲硅烷基链辅助光氧化:直接进入草酸盐形成
    摘要:
    探索了使用亚甲蓝 (MB) 在氮原子的 α 位带有亲氧性甲硅烷基链的缺电子烯胺酯的光氧化反应,以开发一种温和有效的光化学策略,通过单线态氧进行 C-C 双键氧化裂解反应 ( 1 O 2)。通过从 MB ( 3 MB*) 的三重激发态到分子氧 ( 3 O 2 )的能量转移,光化学产生1 O 2), 被添加到烯胺酯的 C-C 双键部分形成过氧化物,其重排形成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通过 C-C 和 O-O 键裂解过程形成的二氧杂环丁烷的环化反应导致草酸盐的形成。重要的是,与通常不利于光氧化的烷基链取代的缺电子烯胺酯相反,甲硅烷基链取代的类似物在甲硅烷基链的帮助下有效地进行这种光化学转化,从而促进过环氧化物的形成。本研究中的观察结果提供了有关不饱和 C-C 键的光敏氧化反应的有用信息,而且,
    DOI:
    10.1021/acs.joc.2c021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trol of Chemoselectivity of SET-Promoted Photoaddition Reactions of Fullerene C<sub>60</sub> with α-Trimethylsilyl Group-Containing <i>N</i>-Alkylglycinates Yielding Aminomethyl-1,2-dihydrofullerenes or Fulleropyrrolidines
    作者:Suk Hyun Lim、Mina Ahn、Kyung-Ryang Wee、Jun Ho Shim、Jungkweon Choi、Doo-Sik Ahn、Dae Won Cho
    DOI:10.1021/acs.joc.0c01324
    日期:2020.10.16
    Knowledge about factors that govern chemoselectivity is pivotal to the design of reactions that are utilized to produce complex organic substances. In the current study, single-electron transfer (SET)-promoted photoaddition reactions of fullerene C60 with both trimethylsilyl and various alkyl group-containing glycinates and ethyl N-alkyl-N-((trimethylsilyl)methyl)glycinates were explored to evaluate
    关于控制化学选择性的因素的知识对于设计用于生产复杂有机物质的反应至关重要。在当前的研究中,探索了富勒烯C 60与三甲基甲硅烷基和各种含烷基的甘酸盐以及N-烷基-N -((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甘乙酯的单电子转移(SET)促进的光加成反应,以评估如何甘酸盐底物的N-烷基取代基的性质和反应条件决定了随后反应路径的化学选择性。结果表明,C 60的光反应在脱氧条件下进行的甘酸酯化反应,可通过一条途径有效地生产基甲基1,2-二氢富勒烯,该途径涉及添加α-基中间体,该中间体是通过将SET溶剂辅助将甘酸酯底物连续脱C到C 60而产生的。下的含氧的条件下,甘酸底物,不同之处的光反应Ñ苄基取代的类似物,并没有发生有效地由于淬火的3 Ç 60由氧*。有趣的是,N-苄基取代的甘酸盐确实在这些条件下反应形成了全氟吡咯烷,并通过一条途径将原位形成的甲亚胺基化物与C 60进行了1,3-偶极环加成。
  • Shina; Kumada,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1959, vol. 1, p. 1,7
    作者:Shina、Kumad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