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6-di-O-p-tolylsulfonyl-β-D-galactopyranoside | 117295-8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6-di-O-p-tolylsulfonyl-β-D-galact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methyl-3,6-di-O-(4-toluenesulfonyl)-β-D-galactopyranoside;methyl 3,6-Di-O-tosyl-β-D-galactopyranoside;[(2R,3S,4S,5R,6R)-3,5-dihydroxy-6-methoxy-4-(4-methylphenyl)sulfonyloxyoxan-2-yl]m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methyl 3,6-di-O-p-tolylsulfonyl-β-D-galact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17295-82-6
化学式
C21H26O10S2
mdl
——
分子量
502.563
InChiKey
KVHBPUHVQBSCNL-VIYGXFR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8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145.6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KONDO, YOTARO, AGR. AND BIOL. CHEM., 52,(1988) N 5, 1313-131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正丁基氧化锡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8h, 生成 methyl 3,6-di-O-p-tolylsulfonyl-β-D-galact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效的有机锡介导的未保护碳水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功能化
    摘要:
    基于常用的有机锡介导的反应,在存在伯 OH 基团的情况下,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在仲 OH 基团上的区域选择性功能化得到了改进。我们发现,在甲苯中用四丁基溴化铵预活化二丁基亚锡基缩醛中间体是改善未保护碳水化合物高效、高产和区域选择性甲苯磺酰化、苯甲酰化或苄基化条件的关键。具有弱配位能力的四丁基铵离子的抗衡阴离子在改善区域选择性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机锡介导的未受保护碳水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甲苯磺酰化中也证明了一种方便地获得具有合成价值的中间体,
    DOI:
    10.1021/acs.joc.3c003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elective Sulfonylation/Acylation of Carbohydrates Catalyzed by FeCl<sub>3</sub> Combined with Benzoyltrifluoroacetone and Its Mechanism Study
    作者:Jian Lv、Jia-Jia Zhu、Yu Liu、Hai Dong
    DOI:10.1021/acs.joc.9b03128
    日期:2020.3.6
    A catalytic amount of FeCl3 combined with benzoyl trifluoroacetone (Hbtfa) (FeCl3/Hbtfa = 1/2) was used to catalyze sulfonylation/acylation of diols and polyols using diisopropylethylamine (DIPEA) or potassium carbonate (K2CO3) as a base. The catalytic system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leading to excellent isolated yields of sulfonylation/acylation products with high regioselectivities. Mechanism
    使用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碳酸(K2CO3)作为碱,将催化量的FeCl3与苯甲酰基三丙酮(Hbtfa)(FeCl3 / Hbtfa = 1/2)结合用于催化二醇和多元醇的磺酰化/酰化。该催化体系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导致具有高区域选择性的磺酰化/酰化产物的优异分离产率。机理研究表明,FeCl3最初在碱性条件下于室温下于溶剂乙腈中以两倍的Hbtfa量形成[Fe(btfa)3](btfa =苯甲酰基三丙酮酸酯)。然后,在碱的存在下,Fe(btfa)3和底物的两个羟基形成五元或六元环中间体。环状中间体和磺酰化试剂之间的随后反应导致底物的选择性磺酰化。所有关键中间体均在高分辨率质谱分析中捕获,因此首次证明了这种机理。
  • Kondo, Yotaro,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8, vol. 52, # 5, p. 1313 - 1316
    作者:Kondo, Yotar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