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4-Methoxyphenyl)-3,3,6,6-tetramethyl-2,4,5,7-tetrahydroacridine-1,8-dione | 136203-5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4-Methoxyphenyl)-3,3,6,6-tetramethyl-2,4,5,7-tetrahydroacridine-1,8-dione
英文别名
——
9-(4-Methoxyphenyl)-3,3,6,6-tetramethyl-2,4,5,7-tetrahydroacridine-1,8-dione化学式
CAS
136203-58-2
化学式
C24H27NO3
mdl
——
分子量
377.483
InChiKey
BQBMNDBJWZSOQ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3-244 °C
  • 沸点:
    561.8±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2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5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SDS

SDS:ce555be219e3a42b316d7af77edae61e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3,6,6-四甲基-1,2,3,4,5,6,7,8,9,10-十氢ac啶-1,8-二酮与氢化铝锂反应
    摘要:
    DOI:
    10.1023/b:cohc.0000003519.63444.29
  • 作为产物:
    描述:
    9-(4-methoxyphenyl)-3,3,6,6-tetramethyl-1,2,3,4,5,6,7,8,9,10-decahydroacridine-1,8-dione 在 air 、 pyrene and triazine-based porous organic polymer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93 %的产率得到9-(4-Methoxyphenyl)-3,3,6,6-tetramethyl-2,4,5,7-tetrahydroacridine-1,8-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Development of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s Metal‐Free Photocatalysts for the Aromatization of N‐Heterocycles
    摘要:
    摘要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尤其是共价三嗪框架(CTFs),正被开发为下一代无金属异相光催化剂。然而,目前获得这些光活性持久性有机聚合物的许多合成路线都需要昂贵的单体并依赖贵金属催化剂,因此阻碍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路易斯酸催化聚合反应,从简单的非官能化芳香族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获得的材料首次被用作 N-杂环芳香化的异相光催化剂。使用活性最高的材料 CTF-Pyr(由具有光活性的芘和三嗪分子组成),可以获得多种吡啶、二氢喹啉-5-酮、四氢吖啶-1,8-二酮和吡唑,收率极高(70-99%)。此外,这些反应都是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利用空气在室温下进行的,突出了这些材料作为绿色转化催化剂的潜力。
    DOI:
    10.1002/cctc.2023012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kibaev, A. A.; Filimonov, V. D.,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91, vol. 27, # 4, p. 740 - 743
    作者:Bakibaev, A. A.、Filimonov, V. D.
    DOI:——
    日期:——
  • BAKIBAEV, A. A.;FILIMONOV, V. D., ZH. ORGAN. XIMII, 27,(1991) N, S. 859-863
    作者:BAKIBAEV, A. A.、FILIMONOV, V. 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