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iR,R)--2-[2-(1-tert-butyl-1-silatetralinyl-1-oxy)-2-phenylethyl]-4,5-dimethyloxazole | 1126532-4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R,R)--2-[2-(1-tert-butyl-1-silatetralinyl-1-oxy)-2-phenylethyl]-4,5-dimethyloxazole
英文别名
(SiR,R)-2-[2-(1-tert-butyl-1-silatetralinyl-1-oxy)-2-phenylethyl]-4,5-dimethyloxazole
(SiR,R)--2-[2-(1-tert-butyl-1-silatetralinyl-1-oxy)-2-phenylethyl]-4,5-dimethyloxazole化学式
CAS
1126532-48-6
化学式
C26H33NO2Si
mdl
——
分子量
419.639
InChiKey
VEBDCCHVIJXUIZ-DJUQAAI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26.1±50.0 °C(predicted)
  • 密度:
    1.08±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9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35.2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tert-butyl-(1,2,3,4-tetrahydro)-1-silanaphthalene2-Ethyl-(2-hydroxyl-2-phenyl)-4,5-dimethyloxazole三(3,5-二甲苯基)膦copper(l) chloride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1.0h, 以50%的产率得到(SiR,R)--2-[2-(1-tert-butyl-1-silatetralinyl-1-oxy)-2-phenylethyl]-4,5-dimethylox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脱氢Si-O偶联进行的立体选择性醇甲硅烷基化:含硅立体硅烷的cu-h催化非酶动力学拆分的范围,局限性和机理。
    摘要:
    配体稳定的氢化铜(I)催化醇和硅烷的脱氢Si-O偶联-如果不对称取代,发现该过程在硅原子上不消旋地进行。本研究从这一关键的观察开始,因为硅固醇硅烷因此适用于外消旋醇的试剂控制的动力学拆分,其中硅原子的不对称性可以区分对映体醇。在此全文中,我们总结了我们的努力,以系统地研究这种非对映选择性醇甲硅烷基化的不寻常策略。配体(与中等电子含量的单膦具有足够的反应性),介绍了硅烷(用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环状硅烷进行合理的非对映控制)以及底物鉴定(螯合供体作为要求)。有了这些基本数据,就可以使用对映异构体富集的叔丁基取代的1-silatetraline和高反应性的1-silaindane来定义底物范围。通过在Si-O偶联步骤中确定硅原子上的立体化学过程,然后对其进行量子化学分析,可以补充合成部分,从而提供了这种显着转变的可靠机理图。
    DOI:
    10.1002/chem.2008013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