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N-(2-(3'-meth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7-yl)aminomethylenemalonate | 1375111-0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N-(2-(3'-meth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7-yl)aminomethylenemalonate
英文别名
——
diethyl N-(2-(3'-meth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7-yl)aminomethylenemalonate化学式
CAS
1375111-04-8
化学式
C22H23N3O5
mdl
——
分子量
409.442
InChiKey
AWPFJAZATZMHO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3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91.1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N-(2-(3'-meth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7-yl)aminomethylenemalon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反应 21.0h, 以19%的产率得到ethyl 2-(3'-methoxyphenyl)-10-oxo-7,10-dihydroimidazo[2,1-f]-1,6-naphthyridine-8-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并萘啶系统(第2部分):与吡啶药效团连接的苯环的官能化及其被吡啶酮环取代会产生令人震惊的杀细胞活性差异
    摘要:
    我们最近发现,咪唑啉并吡啶系列中的5个和5个假环稠合的环衍生物是有望用于开发新的DNA嵌入剂的热门化合物。在这项研究中,新型(二氢)咪唑并[1,6]和[1,7]萘啶(no)nes包括伪五环在内。针对四种肿瘤细胞系筛选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化合物3(b – d)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且在25μM浓度下具有DNA嵌入特性。尽管明显的生长抑制活性,但咪唑并萘啶酮类仍未显示出DNA结合亲和力。有趣的是,将吡啶酮药效团连接到咪唑并[1,2- a]吡啶骨架,链接的几何方向对生长抑制活性有很强的影响。从这些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对于这些化合物观察到的中等细胞毒性与它们的DNA结合和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无关。
    DOI:
    10.1016/j.ejmech.2012.03.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3‘-甲氧基苯乙酮盐酸碳酸氢钠一水合肼 、 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8.0h, 生成 diethyl N-(2-(3'-meth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7-yl)aminomethylene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并萘啶系统(第2部分):与吡啶药效团连接的苯环的官能化及其被吡啶酮环取代会产生令人震惊的杀细胞活性差异
    摘要:
    我们最近发现,咪唑啉并吡啶系列中的5个和5个假环稠合的环衍生物是有望用于开发新的DNA嵌入剂的热门化合物。在这项研究中,新型(二氢)咪唑并[1,6]和[1,7]萘啶(no)nes包括伪五环在内。针对四种肿瘤细胞系筛选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化合物3(b – d)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且在25μM浓度下具有DNA嵌入特性。尽管明显的生长抑制活性,但咪唑并萘啶酮类仍未显示出DNA结合亲和力。有趣的是,将吡啶酮药效团连接到咪唑并[1,2- a]吡啶骨架,链接的几何方向对生长抑制活性有很强的影响。从这些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对于这些化合物观察到的中等细胞毒性与它们的DNA结合和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无关。
    DOI:
    10.1016/j.ejmech.2012.03.0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