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3-hydroxy-3-methylbut-1-ynyl)-2-hydroxyacetophenone | 1446428-5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3-hydroxy-3-methylbut-1-ynyl)-2-hydroxyacetophenone
英文别名
2'-hydroxy-5'-(3-hydroxy-3-methyl-1-butynyl)acetophenone;1-[2-Hydroxy-5-(3-hydroxy-3-methylbut-1-ynyl)phenyl]ethanone
5-(3-hydroxy-3-methylbut-1-ynyl)-2-hydroxyacetophenone化学式
CAS
1446428-57-4
化学式
C13H14O3
mdl
——
分子量
218.252
InChiKey
NRWMLMORKFNPH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3-hydroxy-3-methylbut-1-ynyl)-2-hydroxyacetophenonecopper(l) iodide 、 trans-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dichloride 、 二异丙胺三苯基膦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5,5'-[benzene-1,4-diyl-di(ethyne-2,1-diyl)]bis(2-hydroxyacetoph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Bifunctional o-Hydroxyacetophenones – Potential Linker Molecules for Coordinativ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摘要:
    我们合成了两种新的链接型分子 1a 和 1b,它们由连接到线性乙炔或 1,4-苯二乙炔间隔单元上的邻羟基苯乙酮配位基团组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的 X 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其结构具有符合 "分子内共振辅助氢键(IRHAB)"模型的强分子内氢键。我们用 Cu(II) 进行了初步配位实验,并通过 PXRD 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XPS 测量证明了这些化合物与乙酰丙酮铜(II)配合物之间的铜配位相似性。根据这些研究的证据和元素分析,提出了由 Cu(II)和连接体组成的相应配位聚合物的形成过程
    DOI:
    10.5560/znb.2013-2332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苯基乙酸酯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 、 trans-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dichloride 、 二异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5-(3-hydroxy-3-methylbut-1-ynyl)-2-hydroxyacetoph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Bifunctional o-Hydroxyacetophenones – Potential Linker Molecules for Coordinativ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摘要:
    我们合成了两种新的链接型分子 1a 和 1b,它们由连接到线性乙炔或 1,4-苯二乙炔间隔单元上的邻羟基苯乙酮配位基团组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的 X 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其结构具有符合 "分子内共振辅助氢键(IRHAB)"模型的强分子内氢键。我们用 Cu(II) 进行了初步配位实验,并通过 PXRD 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XPS 测量证明了这些化合物与乙酰丙酮铜(II)配合物之间的铜配位相似性。根据这些研究的证据和元素分析,提出了由 Cu(II)和连接体组成的相应配位聚合物的形成过程
    DOI:
    10.5560/znb.2013-23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lkynylation of Chromones by Sonogashira Reaction
    作者:Tamás Patonay、István Pazurik、Anita Ábrahám
    DOI:10.1071/ch13006
    日期:——
    Sonogashira reaction of bromochromones and -flavones with a bromine atom on their benzene or heterocyclic ring with various terminal alkynes gave the desired products with nearly the same efficiency as the previously used iodine derivatives. The coupling reac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0)], copper(i) co-catalyst, and triethylamine, resulting in the
    溴苯并二氢吡喃酮和-黄酮与苯或杂环上的溴原子与各种末端炔烃的Sonogashira反应产生所需的产物,其效率几乎与以前使用的生物相同。偶联反应在[四(三苯基膦(0)​​],(i)助催化剂和三乙胺的存在下进行,导致形成了许多迄今未知的炔基化氧杂环,并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证据这些O-杂环的反应。通过除去三甲基甲硅烷基保护基制备具有乙炔基官能团的苯并在第二次交叉偶联反应中用作末端炔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