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 | 1474032-7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
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1474032-73-9
化学式
C7H13ClO4S
mdl
——
分子量
228.697
InChiKey
ZIHUREVDDXWJN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6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硫代苯甲酰胺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46.4 mg的产率得到4-(4-chlorobutyl)-2-phenyl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金催化末端炔烃的氧化一步合成甲磺酰氧基甲基酮:配体和抗衡阴离子的结合可实现高效率,并且可以一锅法合成2,4-二取代的噻唑
    摘要:
    通过使用Mor-DalPhos作为P,N-双齿配体和甲磺酸酯作为抗衡离子,所得的Gold(I)络合物催化各种末端炔烃高效氧化转化为合成用途的甲磺酰氧基甲基酮。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效率可通过使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与硫酰胺进一步缩合,一锅法合成一系列有价值的2,4-二取代的噻唑。
    DOI:
    10.1002/adsc.201300855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烷磺酸6-氯己炔8-甲基喹啉1-氧化物 、 C31H45AuNO4PS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4%的产率得到6-chloro-2-oxohexyl 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金催化末端炔烃的氧化一步合成甲磺酰氧基甲基酮:配体和抗衡阴离子的结合可实现高效率,并且可以一锅法合成2,4-二取代的噻唑
    摘要:
    通过使用Mor-DalPhos作为P,N-双齿配体和甲磺酸酯作为抗衡离子,所得的Gold(I)络合物催化各种末端炔烃高效氧化转化为合成用途的甲磺酰氧基甲基酮。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效率可通过使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与硫酰胺进一步缩合,一锅法合成一系列有价值的2,4-二取代的噻唑。
    DOI:
    10.1002/adsc.2013008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aightforward and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α-Acetoxy Ketones through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Oxid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作者:Weimin He、Jiannan Xiang、Chao Wu、Zhiwu Liang、Dong Yan
    DOI:10.1055/s-0033-1338513
    日期:——
    corresponding α-acetoxy ketones through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oxi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8-methylquinoline 1-oxide as the oxidant. The reaction probably proceeds through an α-oxo gold carbene intermolecular O–H insertion. A variety of terminal alkynes were efficiently conv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α-acetoxy ketones through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oxi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8-methylquinoline
    摘要 在存在8-甲基喹啉1-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情况下,通过催化的分子间氧化将各种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α-乙酰氧基酮。该反应可能通过α-氧代卡宾分子间OH插入而进行。 在存在8-甲基喹啉1-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情况下,通过催化的分子间氧化将各种末端炔烃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α-乙酰氧基酮。该反应可能通过α-氧代卡宾分子间OH插入而进行。
  •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Oxid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Simple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α-Mesyloxy Ketones
    作者:Weimin He、Jiannan Xiang、Longyong Xie、Zhiwu Liang、Dong Yan
    DOI:10.1055/s-0033-1339337
    日期:——
    A variety of terminal alkynes were efficiently conv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α-mesyloxy ketones through gold-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oxi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3,5-dichloropyridine N-oxide as the oxidant. The reaction is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α-oxo gold carbene intermolecular O–H insertion.
    在3,5-二氯吡啶N-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存在下,通过催化的分子间氧化,多种末端炔烃被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α-甲磺酰氧基酮。该反应建议通过 α-氧代卡宾分子间 O-H 插入进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