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4-meth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 249935-5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4-meth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S)-Amino-(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methyl(2S)-2-amino-2-(4-methoxyphenyl)acetatehydrochloride;methyl (2S)-2-amino-2-(4-methoxyphenyl)acetate;hydrochloride
D-4-meth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249935-53-3
化学式
C10H13NO3*ClH
mdl
——
分子量
231.679
InChiKey
VUEACPSVBZTUCV-FVGYRXG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1.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4-meth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三甲基氯硅烷1-羟基苯并三唑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 、 bromo-tris(1-pyrrolidinyl)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Studies towards the Synthesi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Chloropeptin I, II Subunits
    摘要:
    DOI:
    10.3987/com-99-8514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R)-2-((tert-butoxycarbonyl)amino)-2-(4-methoxyphenyl)acetat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9%的产率得到methyl(2R)-2-amino-2-(4-methoxyphenyl)acetate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Studies towards the Synthesi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Chloropeptin I, II Subunits
    摘要:
    DOI:
    10.3987/com-99-8514
  • 作为试剂:
    描述:
    二氯菊酸ammonium hydroxideD-4-methoxy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作用下, 以 、 Petroleum ether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10 g的产率得到2,2-Dimethyl-3-trans-(β,β-dichlorvinyl)-cyclopropancarbonsaeur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反式二氯菊酸拆分制备反式右旋二氯菊酸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二氯菊酸拆分制备反式右旋二氯菊酸的方法,具体提供一种以手性氨基酸衍生物为拆分剂对消旋的反式二氯菊酸进行拆分制备反式右旋二氯菊酸的方法。拆分过程条件温和,所用溶剂为市场广泛应用且廉价易得的通用溶剂,拆分过程以高收率、高光学纯度得到了反式右旋二氯菊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拆分剂因为结构特点,水溶性较差,因此反应收率和拆分剂回收率都明显提高,产品光学纯度高;实验操作简单且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工艺重复性高,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1440949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f-Assembled Multi-Component Catenanes: The Effect of Multivalency and Cooperativity on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作者:Mee-Kyung Chung、Stephen J. Lee、Marcey L. Waters、Michel R. Gagné
    DOI:10.1021/ja302347q
    日期:2012.7.18
    adaptation studies, including three-component dynamic self-assembly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stability losses are localized to the mutated sites, and that the turn types for the core β-2 and β-4 positions, type II' and type VIII, respectively, cannot be modified. Mutagenesis studies on the core Aib residue involved in a seemingly key CH-π-CH sandwich reported on how CH-π interactions and inter-ring hydrogen
    使用动态组合化学,将二肽单体的混合物组合起来,探索自组装 [2]-链烷烃家族的结构元素如何影响它们与竞争性非链状结构的平衡稳定性。特别感兴趣的是针对 CH-π 相互作用、环间氢键和 β-转角类型对 [2]-链能量学的影响的实验。[2]-catenane 的非变异核心仅在 β-2 和 β-4 位置分别采用 II' 型和 VIII 型转角。单体旨在描述这些因素如何影响 [2]-链烷平衡形态/稳定性。二肽转向适应研究,包括三组分动态自组装实验,表明稳定性损失位于突变位点,并且核心 β-2 和 β-4 位置的转弯类型,分别是类型 II' 和类型 VIII,不能修改。对看似关键的 CH-π-CH 夹心中涉及的核心 Aib 残基的诱变研究报告了 CH-π 相互作用和环间氢键如何影响稳定性。Aib 的相互作用的甲基可以被一系列烷基和芳基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对稳定性有单调影响,尽管极性杂原子会不成比例地不稳定。通过检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