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66231-9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66231-92-6
化学式
C50H92N4O5
mdl
——
分子量
829.304
InChiKey
JDNVJAJDPLBBPK-MFERNQI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94
  • 重原子数:
    59.0
  • 可旋转键数:
    4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120.0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盐酸 、 10 wt% Pd(OH)2 on carbon 、 三氟化硼乙醚氢气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mercury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20.0~20.0 ℃ 、202.66 kPa 条件下, 反应 17.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EN] MANNOSE-RECEPTOR SELECTIVE LYSINYLATED CATIONIC AMPHIPHILES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FR] AMPHIPHILES CATIONIQUES LYSINYLÉS SÉLECTIFS DU RÉCEPTEUR AU MANNOSE ET LEU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露糖受体选择性赖氨酸化阳离子两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APCs)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Cs)表面的甘露糖受体,将DNA疫苗靶向到这些细胞。本文披露的阳离子两性分子与其甘露基对照物相比,在小鼠基因免疫中显示出增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本发明揭示,使用编码黑色素瘤抗原(gp100和酪氨酸酶)的DNA疫苗的静电复合物(脂质复合物)和目前描述的具有模拟甘露基的梭梗素头基的新型赖氨酸化阳离子两性分子的脂质体免疫,可以在所有免疫小鼠中提供持久的(挑战黑色素瘤肿瘤后100天)保护免疫。本发明中描述的具有模拟甘露基的梭梗素头基的阳离子两性分子可能在基因免疫领域找到未来的应用。
    公开号:
    WO2014106856A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N] MANNOSE-RECEPTOR SELECTIVE LYSINYLATED CATIONIC AMPHIPHILES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FR] AMPHIPHILES CATIONIQUES LYSINYLÉS SÉLECTIFS DU RÉCEPTEUR AU MANNOSE ET LEU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露糖受体选择性赖氨酸化阳离子两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APCs)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Cs)表面的甘露糖受体,将DNA疫苗靶向到这些细胞。本文披露的阳离子两性分子与其甘露基对照物相比,在小鼠基因免疫中显示出增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本发明揭示,使用编码黑色素瘤抗原(gp100和酪氨酸酶)的DNA疫苗的静电复合物(脂质复合物)和目前描述的具有模拟甘露基的梭梗素头基的新型赖氨酸化阳离子两性分子的脂质体免疫,可以在所有免疫小鼠中提供持久的(挑战黑色素瘤肿瘤后100天)保护免疫。本发明中描述的具有模拟甘露基的梭梗素头基的阳离子两性分子可能在基因免疫领域找到未来的应用。
    公开号:
    WO2014106856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OVEL CATIONIC AMPHIPHILES WITH MANNOSE-MIMICKING HEAD-GROUPS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br/>[FR] NOUVEAUX AMPHIPHILES CATIONIQUES À TÊTES POLAIRES IMITANT LA MANNOSE, ET LEURS MÉTHODES DE PRÉPARATION
    申请人:COUNCIL SCIENT IND RES
    公开号:WO2012035557A1
    公开(公告)日:2012-03-22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novel cationic amphiphiles containing mannose-mimicking shikimic and quinic acid head-groups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cationic amphiphiles with mannose-mimicking polar head-groups such as, shikimic and quinic acids. The findings described herein also demonstrate that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target model DNA vaccines to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s) such as macrophages and dendritic cells (DCs), via mannose receptors expressed on the cell surface of APCs. The cationic amphiphiles disclosed herein show enhanced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compared to their mannosyl counterpart in dendritic cell (DC, the most professional APC) based genetic immunization in mice. Cationic amphiphiles with mannose-mimicking quinic and shikic acid head-group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likely to find futu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genetic immunization.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类似于甘露糖樟脑酸和奎尼酸头基的新型阳离子两性分子,以及一种制备具有类似于甘露糖极性头基的阳离子两性分子(如樟脑酸和奎尼酸)的方法。本文描述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APC(抗原呈递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上表达的甘露糖受体,将模型DNA疫苗定位到目标细胞。与其甘露基对照相比,本文披露的阳离子两性分子在小鼠基因免疫中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本发明中描述的具有类似于甘露糖奎尼酸樟脑酸头基的阳离子两性分子可能在基因免疫领域找到未来的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