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one | 1157061-3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one
英文别名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1-one;1-[1-(3-bromophenyl)-5-methyltriazol-4-yl]ethanone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one化学式
CAS
1157061-37-4
化学式
C11H10BrN3O
mdl
MFCD12116274
分子量
280.124
InChiKey
XWEFBKDTBQQRP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1
  • 拓扑面积:
    47.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onesodium methyl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Z)‐4‐[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2‐hydroxy‐4‐oxobut‐2‐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1,2,3-三唑基酯和羧酸作为能够抑制组织蛋白酶 B 的非经典碳酸酐酶抑制剂
    摘要:
    在此,我们报告了 28 种新的 1,2,3-三唑衍生物库的设计和合成,这些衍生物带有羧酸和酯部分,作为碳酸酐酶 (CA) 和组织蛋白酶 B 酶的双重抑制剂。体外测定了合成化合物对四种人 CA (hCA) 亚型 I、II、IX 和 XII 的抑制潜力。与酯衍生物相比,羧酸衍生物对 hCA II、IX 和 XII 显示出低微摩尔抑制。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 hCA I 亚型的抑制作用较差。发现 4-氟苯基附加的羧酸衍生物6c是 hCA IX 和 hCA XII 最有效的抑制剂,两种亚型的K I值为 0.7 μM。新合成的化合物对 CA 和组织蛋白酶 B 表现出双重抑制作用。与相应的羧酸衍生物相比,酯衍生物在 10 -7 M 浓度下对组织蛋白酶 B 表现出更高的抑制百分比。目标化合物的计算机研究结果发现与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位点与体外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两种化合物5i和6c对A549肺癌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活性,IC
    DOI:
    10.1002/ardp.202300372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溴苯胺盐酸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1-(3-brom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带有 1-芳基-1,2,3-三唑基序的新型喹啉衍生物作为 H1N1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摘要:
    流感的爆发偶尔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全球健康和经济。抗原漂移诱导的流感病毒突变阻碍了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来解决药物无效问题。在此,制备了 16 种新的喹啉-三唑杂化物并针对 H1N1 病毒进行了评估。特别是, 、 、 和 显示出有前景的 H1N1 抗病毒活性,选择性指数 (SI) CC/IC 值为 15.8、37 和 29.15。之后,研究了最有效的候选物 、 和 的各种作用机制(病毒复制、吸附和杀病毒活性)的抑制率。此外,还评估了它们抑制神经氨酸酶的能力。 Hybrid 的 IC 值为 0.30 µM,表现出与奥司他韦相当的有效抑制活性。最终,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包括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为观察到的抗病毒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DOI:
    10.1016/j.bioorg.2024.1077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Michael addition/imino-nitrile cyclization synthesis of 2-amino-6-(1-aryl-5-methyl-1<i>H</i>-1,2,3-triazol-4yl)-4-phenylpyridine-3-carbonitrile
    作者:Heng-Shan Dong、Hui-Cheng Wang、Zhong-Lian Gao、Rong-Shan Li、Fu-Hong Cui
    DOI:10.1002/jhet.336
    日期:——
    Several 2–amino‐6‐(1‐aryl‐5‐methyl‐1H‐1,2,3‐triazol‐4‐yl)‐4‐phenylpyridine‐3‐carbonitri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andem Michael addition/imino‐nitrile cycl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by MS, IR, CHN, and 1H NMR spectral data.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2‐amino‐6‐[1‐(4‐methoxy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4‐yl]‐4‐phenylpyridine‐3‐carbonitrile was established by
    串联迈克尔·加成/亚氨基腈合成了几个2-氨基-6-(1-芳基-5-甲基-1 H -1,2,3-三唑-4-基)-4-苯基吡啶-3-腈通过MS,IR,CHN和1 H NMR光谱数据确定环化和这些化合物的结构。X表示2-氨基-6- [1-(4-甲氧基苯基)-5-甲基-1 H -1,2,3-三唑-4-基] -4-苯基吡啶-3-腈的晶体结构射线衍射。J.杂环化​​学。(2010)。
  • Wang, Hui-Cheng; Li, Rong-Shan; Dong, Hong-Ru,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10, vol. 49, # 4, p. 521 - 526
    作者:Wang, Hui-Cheng、Li, Rong-Shan、Dong, Hong-Ru、Dong, Heng-Shan
    DOI:——
    日期:——
  • 1,2,3‐Triazole‐based esters and carboxylic acids as nonclassical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 capable of cathepsin B inhibition
    作者:Kiran Siwach、Manishita Rani、Lalit Vats、Simone Giovannuzzi、Avijit Kumar Paul、Mettle Brahma、Neetu Kumari、Mulaka Maruthi、Neera Raghav、Claudiu T. Supuran、Pawan K. Sharma
    DOI:10.1002/ardp.202300372
    日期:2024.3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6c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of hCA IX and hCA XII with a KI value of 0.7 μM for both the isoforms. The newly synthesised compounds showed dual inhibition towards CA as well as cathepsin B. The ester derivatives exhibited higher % inhibition at 10−7 M concent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gainst cathepsin B. The results
    在此,我们报告了 28 种新的 1,2,3-三唑衍生物库的设计和合成,这些衍生物带有羧酸和酯部分,作为碳酸酐酶 (CA) 和组织蛋白酶 B 酶的双重抑制剂。体外测定了合成化合物对四种人 CA (hCA) 亚型 I、II、IX 和 XII 的抑制潜力。与酯衍生物相比,羧酸衍生物对 hCA II、IX 和 XII 显示出低微摩尔抑制。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 hCA I 亚型的抑制作用较差。发现 4-氟苯基附加的羧酸衍生物6c是 hCA IX 和 hCA XII 最有效的抑制剂,两种亚型的K I值为 0.7 μM。新合成的化合物对 CA 和组织蛋白酶 B 表现出双重抑制作用。与相应的羧酸衍生物相比,酯衍生物在 10 -7 M 浓度下对组织蛋白酶 B 表现出更高的抑制百分比。目标化合物的计算机研究结果发现与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位点与体外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两种化合物5i和6c对A549肺癌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活性,IC
  • 10.1016/j.bioorg.2024.107703
    作者:Sabt, Ahmed、Khaleel, Eman F.、Shaldam, Moataz A.、Ebaid, Manal S.、Mustafa Badi, Rehab、Allayeh, Abdou K.、Eldehna, Wagdy M.、Dziadek, Jaroslaw
    DOI:10.1016/j.bioorg.2024.107703
    日期:——
    Sporadically and periodically, influenza outbreaks threaten global health and the economy. Antigen drift-induced influenza virus mutations hamper antiviral drug development. Thus, a novel antiviral agent is urgently needed to address medication inefficacy issues. Herein, sixteen new quinoline-triazole hybrids and wer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against the H1N1 virus. In particular, , , and showed promising
    流感的爆发偶尔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全球健康和经济。抗原漂移诱导的流感病毒突变阻碍了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来解决药物无效问题。在此,制备了 16 种新的喹啉-三唑杂化物并针对 H1N1 病毒进行了评估。特别是, 、 、 和 显示出有前景的 H1N1 抗病毒活性,选择性指数 (SI) CC/IC 值为 15.8、37 和 29.15。之后,研究了最有效的候选物 、 和 的各种作用机制(病毒复制、吸附和杀病毒活性)的抑制率。此外,还评估了它们抑制神经氨酸酶的能力。 Hybrid 的 IC 值为 0.30 µM,表现出与奥司他韦相当的有效抑制活性。最终,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包括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为观察到的抗病毒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