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o-methylbenzyl)-N-(p-toluenesulfonyl)glycine methyl ester | 566883-8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o-methylbenzyl)-N-(p-toluenesulfonyl)glycine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N-tosyl-2-(2-methylbenzylamino)acetate;methyl 2-[(2-methylphenyl)methyl-(4-methylphenyl)sulfonylamino]acetate
N-(o-methylbenzyl)-N-(p-toluenesulfonyl)glycine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566883-82-7
化学式
C18H21NO4S
mdl
——
分子量
347.435
InChiKey
HAZRBHLIYIKPQ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7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63.6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D1和D2多巴胺受体配体的取代萘[1,2,3-de]异喹啉(地那萘啉类似物)的合成和药理评价。
    摘要:
    Dinapsoline((2);(+/-)-dihydroxy-2,3,7,11b-tetrahydro-1H-naphth [1,2,3-de] isoquinoline)是完整的D(1)多巴胺激动剂显着的D(2)受体亲和力。基于相似的药效基团,地那普林与二氢己定((1);(+/-)-trans-10,11-dihydroxy-5,6,6a,7,8,12b-六氢苯并[a]菲啶)具有药理相似性,第一个高亲和力全D(1)激动剂。已知二氢己定骨架上的小烷基取代会显着改变二氢己定的D(1):D(2)选择性,因此确定地那普林系列中是否存在相似的SAR引起人们的兴趣。该报告描述了地那辛的六种类似物的合成和药理学评估:N-烯丙基-(3); Nn-丙基-(4); 6-甲基-(5); 4-甲基-(6); 4-甲基-N-烯丙基-(7); 和4-甲基-Nn-丙基-二氮杂萘啉(8)。正如从对二氢己啶骨架的早期研
    DOI:
    10.1016/s0968-0896(02)00561-8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苯甲基胺吡啶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67h, 生成 N-(o-methylbenzyl)-N-(p-toluenesulfonyl)glycine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六水氯化铁促进的弗瑞德-克拉夫茨环化反应的四氢异喹啉
    摘要:
    一个正在进行的合成项目需要使用取代的 4,4-二甲基-1,2,3,4 四氢异喹啉作为潜在药物类似物的核心环结构。我们最近报道了一种通过 Amberlyst 15 R © 促进的 5-芳基-2-甲基-2-戊醇衍生物环化制备四氢萘的方法,并希望将我们的方法 2 扩展到该杂环系统的制备。除了我们对这些结构的兴趣之外,4,4-二甲基 1,2,3,4-四氢异喹啉支架一直是治疗癌症、3-5 丙型肝炎、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7 和精神病的药物中的关键结构元素。 8 基于我们的早期的工作,1 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需要 1-(苄基氨基)-2-甲基-2-丙醇的衍生物。通过以下三个步骤从苄胺 1a-i 合成包含该框架的底物:(1)用吡啶和对甲苯磺酰氯处理以生成磺酰胺 2a-i,(2)在 N,N-中使用氢化钠和溴乙酸甲酯在氮上烷基化二甲基甲酰胺 (DMF) 提供磺酰胺酯 3a-i 和 (3) 将甲基碘化镁加成到酯官能团上,得到叔醇
    DOI:
    10.1080/00304948.2012.6432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by Friedel-Crafts Cyclizations Promoted by Iron(III) Chloride Hexahydrate
    作者:Richard A. Bunce、Nicholas R. Cain、John G. Cooper
    DOI:10.1080/00304948.2012.643201
    日期:2012.1.1
    sulfonamide group was chosen due to its stability and the acidity of the amide proton, which served to facilitate the alkylation step. This group can be difficult to remove, however, and might require modification in our final synthesis of these derivatives. Attempts to cyclize tertiary alcohols 4a-i using Amberlyst 15 R © in benzene at 80◦C and at 23◦C did not proceed as planned, but gave predominantly loss
    一个正在进行的合成项目需要使用取代的 4,4-二甲基-1,2,3,4 四氢异喹啉作为潜在药物类似物的核心环结构。我们最近报道了一种通过 Amberlyst 15 R © 促进的 5-芳基-2-甲基-2-戊醇衍生物环化制备四氢萘的方法,并希望将我们的方法 2 扩展到该杂环系统的制备。除了我们对这些结构的兴趣之外,4,4-二甲基 1,2,3,4-四氢异喹啉支架一直是治疗癌症、3-5 丙型肝炎、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7 和精神病的药物中的关键结构元素。 8 基于我们的早期的工作,1 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需要 1-(苄基氨基)-2-甲基-2-丙醇的衍生物。通过以下三个步骤从苄胺 1a-i 合成包含该框架的底物:(1)用吡啶和对甲苯磺酰氯处理以生成磺酰胺 2a-i,(2)在 N,N-中使用氢化钠和溴乙酸甲酯在氮上烷基化二甲基甲酰胺 (DMF) 提供磺酰胺酯 3a-i 和 (3) 将甲基碘化镁加成到酯官能团上,得到叔醇
  • Synthesis and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 of substituted naphth[1,2,3- de ]isoquinolines (dinapsoline analogues) as D 1 and D 2 dopamine receptor ligands
    作者:Amjad M Qandil、Mechelle M Lewis、Amy Jassen、Sarah K Leonard、Richard B Mailman、David E Nichols
    DOI:10.1016/s0968-0896(02)00561-8
    日期:2003.4
    similar pharmacophore, dinapsoline has pharmacological similarities to dihydrexidine ((1); (+/-)-trans-10,11-dihydroxy-5,6,6a,7,8,12b-hexahydrobenzo[a]phenanthridine), the first high affinity full D(1) agonist. Small alkyl substitutions on the dihydrexidine backbone are known to alter markedly the D(1):D(2) selectivity of dihydrexidine, and it was of interest to determine whether similar SAR exists within
    Dinapsoline((2);(+/-)-dihydroxy-2,3,7,11b-tetrahydro-1H-naphth [1,2,3-de] isoquinoline)是完整的D(1)多巴胺激动剂显着的D(2)受体亲和力。基于相似的药效基团,地那普林与二氢己定((1);(+/-)-trans-10,11-dihydroxy-5,6,6a,7,8,12b-六氢苯并[a]菲啶)具有药理相似性,第一个高亲和力全D(1)激动剂。已知二氢己定骨架上的小烷基取代会显着改变二氢己定的D(1):D(2)选择性,因此确定地那普林系列中是否存在相似的SAR引起人们的兴趣。该报告描述了地那辛的六种类似物的合成和药理学评估:N-烯丙基-(3); Nn-丙基-(4); 6-甲基-(5); 4-甲基-(6); 4-甲基-N-烯丙基-(7); 和4-甲基-Nn-丙基-二氮杂萘啉(8)。正如从对二氢己啶骨架的早期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