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4-Fluoro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ol | 1171465-4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4-Fluoro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ol
英文别名
——
4-[5-(4-Fluoro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ol化学式
CAS
1171465-42-1
化学式
C14H9FN2O2
mdl
——
分子量
256.236
InChiKey
AYKJEZOYBAYOL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9.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涉及咔唑和恶二唑单元的双极传输双核euro(III)配合物:合成,光物理和电致发光性质
    摘要:
    合成了一类涉及咔唑和恶二唑片段的双极传输双核euro(III)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与单核tri(三苯甲酰甲烷)(1,10-菲咯啉)相比,这些双核euro(III)配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二氯甲烷中具有相似的紫外可见吸收和光致发光光谱。在光激发下,从中心Eu 3+离子的5 D 0  →  7 F 2跃迁观察到两个强烈的紫外可见吸收带,分别在282 nm和352 nm处,并在614 nm处出现了典型的红色发射峰,分别。使用Eu 2(DBM)6(FPhOXD6CzPhen 2)作为发射体,以及聚(乙烯基咔唑)和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的混合物,作为主体基质,单发射层聚合物发光器件在1 wt%至8 wt%的掺杂剂浓度下表现出Eu 3+离子发出的饱和红色电致发光。
    DOI:
    10.1016/j.dyepig.2012.05.015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氟苯甲酸 在 hydrazine hydrate 、 硫酸potass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4-[5-(4-Fluoro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4-氟苯甲酸合成转化为 4-氟苯甲酰肼席夫碱和具有 DPPH 自由基清除潜力的 1,3,4-恶二唑类似物
    摘要:
    目的:4-氟苯甲酰肼席夫碱和 1,3,4-恶二唑类似物的合成具有 DPPH 自由基清除潜力。背景:合成抗氧化剂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比天然抗氧化剂有效且便宜。基于文献调查,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席夫碱和恶二唑基序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研究。方法:在这项研究工作中,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基于 4-氟苯甲酸的席夫碱 (4a-4g) 和 1,3,4-恶二唑 (5a-5g) 衍生物。最初,4-氟苯甲酸在硫酸(H2SO4)存在下在乙醇溶剂中酯化,然后与过量的水合肼反应得到所需的4-氟苯甲酰肼。在催化量的乙酸存在下,各种芳香醛与 4-氟苯并酰肼反应以获得所需的腙。最后,不同取代的腙在碘和碳酸钾存在下于DMSO中环化得到取代的1,3,4-恶二唑。使用薄层色谱检查所有反应的进程。化合物从乙醇中重结晶,产率高。借助 EI-MS 和 1H-NMR 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合成的4-氟苯甲酸席夫碱(4a-4g)和恶
    DOI:
    10.2174/15701808206662210310912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p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ipolar-transporting europium(III) complexes with carbazole and oxadiazole units
    作者:Liang Li、Yu Liu、Haipeng Guo、Yafei Wang、Yunbo Cao、Aihui Liang、Hua Tan、Hongrui Qi、Meixiang Zhu、Weiguo Zhu
    DOI:10.1016/j.tet.2010.07.003
    日期:2010.9
    series of bipolar-transporting europium(III) complexes containing carbazole and oxadiazole unit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wo intense UV absorption bands at around 286 nm and 352 nm, and sharply red emissions peaked at 614 nm were observed for these europium complexes in dichloromethane. Importantly, the bipolar-transporting europium(III) complexes exhibite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more intense
    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含有咔唑和恶二唑单元的双极传输euro(III)配合物。对于这些euro络合物在二氯甲烷中,观察到两个强烈的紫外吸收带,分别在286 nm和352 nm处,并且在614 nm处出现红色峰值。重要的是,与报道的三(二苯甲酰甲烷)(1,10-咯啉)euro(III)的红色生色团相比,双极传输-(III)配合物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更强的紫外线在286 nm处的吸收以及两倍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