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六种3-取代的1-(2-氯乙基)-3-(反-2-羟基环己基)-1-亚硝基脲(IVa-f),并测试了其抗肿瘤活性。通过将环己烯氧化物与各种烷基胺加热反应,再与2-氯乙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相应的脲(IIIa-f),然后用四氧化二氮对其进行亚硝化反应,得到亚硝基脲(IVa-f)。IVa和IVd与水合碳酸钠反应分解,分别给出VIIa和VIIId,表明不同的活化方式。所有获得的化合物在对抗白血病L1210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活性,并且其治疗比率大于阳性对照:1-(2-氯乙基)-3-环己基-1-亚硝基脲(CCNU)。在对抗埃希里希腹水肿瘤方面,含有一个β-羟基的亚硝基脲(IVa-c)表现出相当弱的活性,但含有两种β-羟基的化合物(IVd-f)表现出强活性和较大的治疗比率。这似乎是由于这两类亚硝基脲的活化方式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