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Diphenyl-5,6,7,8-tetrahydroimidazo[1,2-a]pyridin | 1018858-8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Diphenyl-5,6,7,8-tetrahydroimidazo[1,2-a]pyridin
英文别名
——
2,5-Diphenyl-5,6,7,8-tetrahydroimidazo[1,2-a]pyridin化学式
CAS
1018858-87-1
化学式
C19H18N2
mdl
——
分子量
274.365
InChiKey
HFCQFWOYNLWVN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8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17.8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Phenyl-2-(2-phenylpiperidin-1-yl)ethanami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edetate disodium 、 mercury(II) 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2,5-Diphenyl-5,6,7,8-tetrahydroimidazo[1,2-a]pyridin
    参考文献:
    名称:
    Regioselektivität bei der Dehydrierung von substituierten Ethylendiaminen als Nicotin-Modelle
    摘要:
    使用Hg(II)-EDTA对2-取代吡咯烷和哌啶的脱氢方向在模型化合物1-4中进行了研究,这些化合物具有N-(2-氨基-2-苯乙基)取代基,能够亲核捕获亚胺离子中间体。化合物1-4是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2-苯基吡咯烷衍生物1被分离成外消旋立体异构体1A和1B。1的氧化反应通过双脱氢生成吡咯并西丁酰胺5,该化合物在不同的后处理条件下部分水解为吡咯酮6。2-苯基哌啶化合物2的脱氢反应几乎定量地生成环状酰胺10,由于与5相比环张力较小,不会发生环打开。因此,在这两种反应中,初级中间体分别是5-和6-位取代较少的亚胺离子。相反,2-甲基吡咯烷3的Hg(II)-EDTA处理导致电子撤出具有不同的区域选择性,主要生成角甲基胺醇14。少量生成来自5-亚胺前体11的氮杂吡咯并西丁12。在2-甲基哌啶4的氧化反应中,基本上观察到类似的区域选择性。除了作为主要产物的角甲基吲哚并啶15外,由于有利的空间条件,源自6-位取代较少的亚胺离子的吲哚并啶胺醇被进一步氧化为环状酰胺16。环合咪唑啉5、10和16的立体异构混合物通过在甲苯中用Pd/C加热或在氯仿中用活性MnO2加热,以良好产率转化为外消旋咪唑19-21。
    DOI:
    10.1691/ph.2009.95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ktionsbeteiligung Von Oximfunktionen Bei Der Dehydrierung Von 2-Phenylpiperidin-Derivaten
    作者:Hans Möhrle、Michael Gehlen
    DOI:10.1515/znb-2007-0614
    日期:2007.6.1
    With mercury(II) acetate in dilute acetic acid no specifity of the oxime configuration is observed, and the nitrones and oxadiazines are produced together.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a reaction with the acetate ion at the iminium oxime stage. NMR experiments in CDCl3 have shown that treatment of nitrone 2 and oxadiazine 3 with CF3COOD causes ring cleavage by prototropy and after longer reaction times generates
    (II) 诱导的 α-(2-苯基哌啶-1-基)-苯乙酮 7 脱氢产生两种不同的亚胺化合物,随后与相邻的基团反应。使用 (II)-EDTA 试剂,(E)-7 形成环状硝酮 9 和 11a, b,而 (Z)-7 转化为恶二嗪 12 和 13a, b。非对映异构体对 11a、b 和 13a、b 是由涉及亚胺盐酸盐物质的平衡产生的。在(E)-15和(E)-16的苯基取代基中引入电子给体或受体基团不会显着影响脱氢方向。在稀乙酸中使用乙酸汞 (II) 时,没有观察到具体的构型,硝酮和恶二嗪一起生成。这可以通过在亚胺阶段与乙酸根离子的反应来解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