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1S,3R)-3-amino-2,2-dimethylcyclobutane-1-carboxylate | 1017279-8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1S,3R)-3-amino-2,2-dimethylcyclobutane-1-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1S,3R)-3-amino-2,2-dimethylcyclobutane-1-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017279-85-4
化学式
C11H21NO2
mdl
——
分子量
199.293
InChiKey
CVNCLTOXBYFREU-HTQZYQB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5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1S,3R)-3-amino-2,2-dimethylcyclobutane-1-carboxylate磷酸 、 palladium hydroxide 10 wt. % on activated carbon 、 benzotriazol-1-yloxyl-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氢气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20.0 ℃ 、709.32 kPa 条件下, 反应 6.34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脯氨酸/环丁烷氨基酸的肽有机催化剂对不对称羟醛加成的立体选择性:基本原理
    摘要:
    已合成了几种α,β,α-或α,γ,α-三肽,它们由一个中央环丁烷β-或γ-氨基酸侧接两个d-或l-脯氨酸残基组成,并已作为不对称羟醛中的有机催化剂进行了测试补充。用α,γ,α-三肽已经获得了高产率和对映选择性,优于包含环丁烷β-氨基酸残基的肽。这可能是由于它们的高刚性,这阻碍了某些肽催化剂采用适当的活性构象。正如1 H NMR和计算结果所表明的,这种推论与处于基态的肽的主要构象有关。羟醛产物的构型受脯氨酸的手性控制,因此,R/小号的醛醇缩合产品的配置可以通过使用可商购的被调谐d或-升-脯氨酸。如果反应在水或其他质子溶剂如甲醇的存在下进行,则醛醇缩合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逆转。光谱和理论研究表明,这种影响不是催化剂构象变化的结果,而是由水分子以决定速率的过渡态参与而引起的,这种方式使得优先的亲核攻击指向相反的对映体醛面。
    DOI:
    10.1021/acs.joc.7b02745
  • 作为产物:
    描述:
    benzyl (1R,3S)-3-tert-butoxycarbonyl-2,2-dimethylcyclobutyl-1-carbamate 在 20 % Pd(OH)2/C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20.0 ℃ 、810.65 kPa 条件下, 以100%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1S,3R)-3-amino-2,2-dimethylcyclobuta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earching for new cell-penetrating agents: hybrid cyclobutane–proline γ,γ-peptides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两代含有环丁烷氨基酸和顺式-γ-氨基-L-脯氨酸交替连接的杂合γ,γ-肽,并评估了它们穿过真核细胞膜的能力。第一代由二肽、四肽和六肽组成,分析了它们的性质以及肽长度和环丁烷残基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丁烷氨基酸的绝对构型没有相关影响。第二代由混合γ,γ-六肽组成,具有共同的主链和通过脯氨酸单体的α-氨基(Nα)引入不同连接类型的不同侧链。这些肽已被证明对 HeLa 细胞无毒,并能有效地内化它们,在 Nα 原子和胍基团之间具有五个碳间隔的肽获得最佳结果。在序列内部引入环丁烷残基可以在电荷和疏水性之间提供良好的平衡,从而减少正电荷的数量。与之前描述的肽制剂相比,这导致较低的毒性和相似的细胞摄取特性。
    DOI:
    10.1039/c2ob25220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divergent synthesis of the first bis(cyclobutane) γ-dipeptides and mixed γ-oligomers
    作者:Jordi Aguilera、Albertina G. Moglioni、Graciela Y. Moltrasio、Rosa M. Ortuño
    DOI:10.1016/j.tetasy.2008.01.020
    日期:2008.2
    Diastereomeric bis(cyclobutane) gamma-dipeptides, a new class of gamma-peptid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efficiently from both enantiomers of conveniently protected 3-amino-2,2-dimethyl-l-carboxylic acid. These amino acids have been prepared in very good overall yields through enantiodivergent synthetic routes starting from (-)-cis-pinononic acid. Mixed gamma-oligomers have also been prepared from GABA and cyclobutane residues. (C) 2008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