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 | 1089731-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
英文别名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化学式
CAS
1089731-11-2
化学式
C15H22O2
mdl
——
分子量
234.338
InChiKey
VYJOCBGCFNDCN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臭氧碳酸氢钠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6%的产率得到6-(4-methoxyphenethyl)-tetrahydro-2H-pyra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镍催化的连接交叉电偶联反应合成邻位碳环
    摘要:
    已经建立了镍催化的分子内连接交叉亲电偶联反应。该方法能够合成在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发现的 3,5-邻位碳环。我们提供的机械实验表明该反应通过原位形成的烷基碘进行,在次级亲电中心引发,并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
    DOI:
    10.1021/acs.orglett.2c02481
  • 作为产物:
    描述:
    4-碘苯甲醚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 palladium diacetate 、 碳酸氢钠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4-methoxyphenyl)oct-7-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镍催化的连接交叉电偶联反应合成邻位碳环
    摘要:
    已经建立了镍催化的分子内连接交叉亲电偶联反应。该方法能够合成在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发现的 3,5-邻位碳环。我们提供的机械实验表明该反应通过原位形成的烷基碘进行,在次级亲电中心引发,并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
    DOI:
    10.1021/acs.orglett.2c024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venient Access to Bicyclic and Tricyclic Diazenes
    作者:Douglass F. Taber、Pengfei Guo
    DOI:10.1021/jo8017704
    日期:2008.12.5
    Heating the tosylhydrazone of an omega-alkenyl ketone or aldehyde to reflux in toluene in the presence of K(2)CO(3) delivered the bicyclic diazene. Irradiation of the diazene converted it to the cyclopropane. This appears to be a generally useful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bstituted cyclopentanes and cyclohexanes.
    在存在K(2)CO(3)的情况下,将ω-烯基酮或醛的甲苯磺酰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双环重氮。重氮的照射将其转化为环丙烷。这似乎是用于构建取代的环戊烷和环己烷的通常有用的方法。
  • Synthesis of Vicinal Carbocycles by Intramolecular Nickel-Catalyzed Conjunctive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Reaction
    作者:Kirsten A. Hewitt、Claire A. Herbert、Elizabeth R. Jarvo
    DOI:10.1021/acs.orglett.2c02481
    日期:2022.8.19
    A nickel-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onjunctive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rea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is method enables the synthesis of 3,5-vicinal carbocyclic rings found in numerous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and natural products. We provide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that indicate this reaction proceeds through alkyl iodides formed in situ, initiates at the secondary electrophilic center,
    已经建立了镍催化的分子内连接交叉亲电偶联反应。该方法能够合成在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发现的 3,5-邻位碳环。我们提供的机械实验表明该反应通过原位形成的烷基碘进行,在次级亲电中心引发,并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