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3-bromoprop-2-yn-1-yl)malonate | 1092400-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3-bromoprop-2-yn-1-yl)malon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2-(3-bromoprop-2-ynyl)propanedioate
dimethyl 2-(3-bromoprop-2-yn-1-yl)malonate化学式
CAS
1092400-65-1
化学式
C8H9BrO4
mdl
——
分子量
249.061
InChiKey
WFATYRIQBCVT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4.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51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2-(3-bromoprop-2-yn-1-yl)malonatecopper(l) iodide四丁基氟化铵三乙胺三苯基膦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6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活性复分解和金属向聚合从多炔中得到共轭多烯:如何为聚合物设计特定序列的级联
    摘要:
    在结合实验和计算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通过级联复分解和各种多炔的金属向 (M&M) 聚合制备全共轭多烯的新方法。DFT 计算阐明了金属 1,3-转变的详细机制,这是 M&M 聚合的关键过程。发现稳定金属环丁二烯过渡态的 α,β-(C,C,C)-前驱相互作用对于具有优异特异性的成功聚合至关重要。四炔单体显示的聚合效率受其取代基的空间需求控制,更复杂的己炔单体可以成功聚合,通过一系列分子内复分解和金属向位移级联反应获得高度共轭的多烯。此外,活性聚合导致合成由完全共轭多烯主链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戊炔单体的实施通过连续的金属向 1,3-位移提供了具有连续 CC 三键的多烯炔。简而言之,多炔的设计能够通过选择性 M&M 级联反应制备多种共轭多烯基序。三班制。简而言之,多炔的设计能够通过选择性 M&M 级联反应制备多种共轭多烯基序。三班制。简而言之,多炔的设计能够通过选择性 M&M 级联反应制备多种共轭多烯基序。
    DOI:
    10.1021/jacs.8b10269
  • 作为产物:
    描述:
    炔丙基丙二酸二甲酯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silver nitr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4%的产率得到dimethyl 2-(3-bromoprop-2-yn-1-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1,6-烯炔的顺式选择性单裂解骨架重排揭示了金属催化的环异构化过程中中间体的多方面特征。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8032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ve Decarboxylative Alkynylation of <i>N</i> ‐Hydroxyphthalimide Esters with Bromoalkynes
    作者:Liangbin Huang、Astrid M. Olivares、Daniel J. Weix
    DOI:10.1002/anie.201706781
    日期:2017.9.18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terminal and internal alkynes from the nickel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of N‐hydroxyphthalimide esters and bromoalkynes is presented. This reductive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is the first to use a C(sp)−X electrophile, and appears to proceed via an alkynylnickel intermediate. The internal alkyne products are obtained in yields of 41–95 % without the need
    提出了一种通过催化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和代炔的脱羧偶联合成末端和内部炔烃的新方法。这种还原性交叉亲电试剂偶联首次使用 C(sp)−X 亲电试剂,并且似乎是通过炔基中间体进行的。无需光催化剂、光或强氧化剂即可获得内部炔烃产物,收率为 41-95%。该反应显示出广泛的羧酸炔烃偶联伙伴,并且可以耐受一系列官能团,包括氨基甲酸酯NH、卤素、腈、烯烃、酮和酯部分。机理研究表明,该过程不涉及炔基试剂,而是通过介导的键形成进行。
  • Halogen‐Atom Transfer Enabled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Coupling to Chiral Trifluoromethylated Alkynes via Dual Nickel and Photocatalysis
    作者:Shanya Lu、Zihao Hu、Dong Wang、Tao XU
    DOI:10.1002/anie.202406064
    日期:2024.7.8
    novel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protocol generating chiral trifluoromethylated alkynes with high yields and selectivities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uses a cooperative photoredox and nickel catalysis system, and expands the nickel-catalysed asymmetric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organohalides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electron transfer to halogen-atom transfer.
    以卤素原子转移作为有效工具,建立了一种新型催化对映选择性方案,可以高产率和选择性地生成手性三甲基化炔烃。它采用协同光氧化还原和催化体系,将催化的有机卤化物不对称还原交叉偶联从传统的单电子转移扩展到卤素原子转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