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dimethoxyphenyl)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dimethoxyphenyl)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2-(2,4-dimethoxyphenyl)-1H-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2-(2,4-dimethoxyphenyl)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2N2O4
mdl
MFCD17458278
分子量
248.238
InChiKey
OTQVBEZPDOWIH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6
  • 拓扑面积:
    84.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衍生的神经降压素 1 受体激动剂
    摘要:
    一个寻找神经降压素-1 (NTR1) 受体完全激动剂的支架跳跃程序确定了探针分子ML301 ( 1 ) 和相关类似物,包括其萘基类似物 ( 14 ),它们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化合物1显示出完全激动剂行为 (79–93%),对 NTR1的 EC 50为 2.0–4.1 μM。化合物1在 Ca 动员 FLIPR 测定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在 298 nM 时效率为 93%),与其通过 G q偶联途径发挥作用一致,并且相对于 NTR2 和 GPR35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进一步分析中,1表现出低滥交的可能性和良好的整体药理学数据。本报告描述了1和相关类似物的发现、合成和 SAR 。还介绍了最初的体外药理学特征。
    DOI:
    10.1016/j.bmcl.2013.11.0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甲氧基苯硼酸potassium phosphate四(三苯基膦)钯 、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2-(2,4-dimethoxyphenyl)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组蛋白脱乙酰酶 6 (HDAC6) 抑制剂在黑色素瘤中抗 PD-L1 免疫疗法中具有增强抗肿瘤免疫力的发现
    摘要:
    基于化合物 12c(我们最近发现的 HDAC6/微管蛋白双重抑制剂)和 CAY10603(一种已知的 HDAC6 抑制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 2-苯基噻唑类似物,作为潜在的组蛋白脱乙酰酶 6 (HDAC6) 抑制剂。其中,化合物 XP5 是最有效的 HDAC6 抑制剂,IC50 为 31 nM,具有出色的 HDAC6 选择性 (HDAC6 优于 HDAC3 的 SI = 338)。XP5 还显示出对各种癌细胞系的高抗增殖活性,包括 HDACi 耐药的 YCC3/7 胃癌细胞 (IC50 = 0.16–2.31 μM),优于 CAY10603。此外,XP5 (50 mg/kg) 在黑色素瘤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功效,肿瘤生长抑制 (TGI) 为 63%,无明显毒性。此外,XP5 与小分子 PD-L1 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可有效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加和 PD-L1 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上述结果表明
    DOI:
    10.1021/acs.jmedchem.1c018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
    公开号:CN11431575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取代2‑苯基噻唑‑5‑甲酰胺或2‑苯基咪唑‑5‑甲酰胺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该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能够选择性作用于HDAC6,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增强肿瘤免疫作用,具有高效的抗癌活性。因此,可用于制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以及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 Discovery of novel 2-aryl-4-bis-amide imidazoles (ABAI)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作者:Ling Li、Sijie Yuan、Lin Lin、Fang Yang、Ting Liu、Chenglong Xu、Huiting Zhao、Jingxuan Chen、Peihua Kuang、Ting Chen、Wenzhen Liao、Jianjun Chen
    DOI:10.1016/j.bioorg.2022.105619
    日期:2022.3
  • Discovery of Novel Histone Deacetylase 6 (HDAC6) Inhibitors with Enhanced Antitumor Immunity of Anti-PD-L1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作者:Xiaopeng Peng、Ling Li、Jingxuan Chen、Yichang Ren、Jin Liu、Ziwen Yu、Hao Cao、Jianjun Chen
    DOI:10.1021/acs.jmedchem.1c01863
    日期:2022.2.10
    A series of 2-phenylthiazole analogu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potential histone deacetylase 6 (HDAC6) inhibitors based on compound 12c (an HDAC6/tubulin dual inhibitor discovered by us recently) and CAY10603 (a known HDAC6 inhibitor). Among them, compound XP5 was the most potent HDAC6 inhibitor with an IC50 of 31 nM and excellent HDAC6 selectivity (SI = 338 for HDAC6 over HDAC3). XP5 also
    基于化合物 12c(我们最近发现的 HDAC6/微管蛋白双重抑制剂)和 CAY10603(一种已知的 HDAC6 抑制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 2-苯基噻唑类似物,作为潜在的组蛋白脱乙酰酶 6 (HDAC6) 抑制剂。其中,化合物 XP5 是最有效的 HDAC6 抑制剂,IC50 为 31 nM,具有出色的 HDAC6 选择性 (HDAC6 优于 HDAC3 的 SI = 338)。XP5 还显示出对各种癌细胞系的高抗增殖活性,包括 HDACi 耐药的 YCC3/7 胃癌细胞 (IC50 = 0.16–2.31 μM),优于 CAY10603。此外,XP5 (50 mg/kg) 在黑色素瘤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功效,肿瘤生长抑制 (TGI) 为 63%,无明显毒性。此外,XP5 与小分子 PD-L1 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可有效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加和 PD-L1 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上述结果表明
  • Imidazole-derived agonists for the neurotensin 1 receptor
    作者:Paul M. Hershberger、Michael P. Hedrick、Satyamaheshwar Peddibhotla、Arianna Mangravita-Novo、Palak Gosalia、Yujie Li、Wilson Gray、Michael Vicchiarelli、Layton H. Smith、Thomas D.Y. Chung、James B. Thomas、Marc G. Caron、Anthony B. Pinkerton、Lawrence S. Barak、Gregory P. Roth
    DOI:10.1016/j.bmcl.2013.11.026
    日期:2014.1
    program seeking full agonists of the neurotensin-1 (NTR1) receptor identified the probe molecule ML301 (1) and associated analogs, including its naphthyl analog (14) which exhibited similar properties. Compound 1 showed full agonist behavior (79–93%) with an EC50 of 2.0–4.1 μM against NTR1. Compound 1 also showed good activity in a Ca mobilization FLIPR assay (93% efficacy at 298 nM), consistent with
    一个寻找神经降压素-1 (NTR1) 受体完全激动剂的支架跳跃程序确定了探针分子ML301 ( 1 ) 和相关类似物,包括其萘基类似物 ( 14 ),它们表现出类似的特性。化合物1显示出完全激动剂行为 (79–93%),对 NTR1的 EC 50为 2.0–4.1 μM。化合物1在 Ca 动员 FLIPR 测定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在 298 nM 时效率为 93%),与其通过 G q偶联途径发挥作用一致,并且相对于 NTR2 和 GPR35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进一步分析中,1表现出低滥交的可能性和良好的整体药理学数据。本报告描述了1和相关类似物的发现、合成和 SAR 。还介绍了最初的体外药理学特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