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E)-2,4-dimethyl-4-hepten-1-ol | 135501-7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E)-2,4-dimethyl-4-hepten-1-ol
英文别名
(2S,4E)-2,4-dimethylhept-4-en-1-ol;(E,2S)-2,4-dimethylhept-4-en-1-ol
(2S)-(E)-2,4-dimethyl-4-hepten-1-ol化学式
CAS
135501-74-5
化学式
C9H18O
mdl
——
分子量
142.241
InChiKey
FOLNXQBVFLNTGT-QRJSTWQ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6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聚醚抗生素溶菌素家族的合成研究。ferensimycin B的全合成
    摘要:
    聚醚抗生素ferensimycin B的收敛不对称合成已经完成。手性烯醇键结构用于建立亚基 35 和 52 的 16 个立体中心中的 7 个,这些立体中心包括费伦霉素 B 的 C& 和 CI&3 部分。 C3、C4、Cg、Clo、CI6、C、、和CIS 通过内部不对称诱导合并,而在 Cm 和 C1l 的那些是通过使用不对称环氧化方法建立的。在这种转化中,采用钒催化的双高烯丙醇内环氧化反应将手性从 C13 传递到 CI6 含氧立体中心。在没有保护基团的中间体上的最终羟醛加成反应将片段 52 和 35 结合在一起,以提供合成的费伦霉素 B,发现其绝对构型为
    DOI:
    10.1021/ja00020a025
  • 作为产物:
    描述:
    (4S)-3-<(2S)-(E)-2,4-dimethyl-1-oxohept-4-enyl>-4-(phenylmethyl)oxazolidin-2-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91%的产率得到(2S)-(E)-2,4-dimethyl-4-hept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聚醚抗生素溶菌素家族的合成研究。ferensimycin B的全合成
    摘要:
    聚醚抗生素ferensimycin B的收敛不对称合成已经完成。手性烯醇键结构用于建立亚基 35 和 52 的 16 个立体中心中的 7 个,这些立体中心包括费伦霉素 B 的 C& 和 CI&3 部分。 C3、C4、Cg、Clo、CI6、C、、和CIS 通过内部不对称诱导合并,而在 Cm 和 C1l 的那些是通过使用不对称环氧化方法建立的。在这种转化中,采用钒催化的双高烯丙醇内环氧化反应将手性从 C13 传递到 CI6 含氧立体中心。在没有保护基团的中间体上的最终羟醛加成反应将片段 52 和 35 结合在一起,以提供合成的费伦霉素 B,发现其绝对构型为
    DOI:
    10.1021/ja00020a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Denticulatins A and B Using Efficient Methods of Acyclic Stereocontrol.
    作者:Ian Paterson、Michael V. Perkins
    DOI:10.1016/0040-4020(95)01015-7
    日期:1996.1
    The total synthesis of (−)-denticulatin B (2) was achieved in 9 steps (20% yield), with 70% overall diastereoselectivity, starting from the ethyl ketone (R)-9. Most of the stereochemistry was introduced by substratebased control. Key steps include the boron-mediated aldol/reduction, 9 → 22, the titanium-mediated aldol coupling, 26 + 8 → 38, and the directed cyclisation, 35 → 2. Epimerisation at C10
    (-)-denticulatin B(2)的总合成从乙基酮(R)-9开始,分9步完成(20%的收率),总非对映选择性为70%。大部分立体化学是通过基于底物的控制引入的。关键步骤包括介导的羟醛/还原9→22,介导的羟醛偶联26 + 8→38和定向环化35→2。35中C 10的差向异构化导致(-)-denticulatin A(1)。
  •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Epicoccarine A via <i>O</i>- to <i>C</i>-Acyl Rearrangement Strategy
    作者:Yasuaki Ujihara、Ken Nakayama、Tetsuya Sengoku、Masaki Takahashi、Hidemi Yoda
    DOI:10.1021/ol3024506
    日期:2012.10.5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antibacterial epicoccarine A isolated from a fungus Epicoccum sp. has been accomplished in 10 steps along with synthetic elaboration of its C5-epimer, highlighting the utility of O- to C-acyl rearrangement of a 4-O-acyltetramic acid derivative. Comparison of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nd specific optical rotations of the synthetic samples with those reported for authentic material has clearly indicated the unspecified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of this natural product to be 5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