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3-(4-acetylphenyl)-2-phthalimido-N-(2,3,5,6-tetraflu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3-(p-tolyl)propanamide | 1582807-0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3-(4-acetylphenyl)-2-phthalimido-N-(2,3,5,6-tetraflu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3-(p-tolyl)propanamide
英文别名
——
(2S,3S)-3-(4-acetylphenyl)-2-phthalimido-N-(2,3,5,6-tetraflu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3-(p-tolyl)propanamide化学式
CAS
1582807-08-6
化学式
C33H21F7N2O4
mdl
——
分子量
642.53
InChiKey
QLWQLNKGRVGUHZ-ZTOMLWH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1
  • 重原子数:
    4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83.5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N] LIGAND-CONTROLLED C(SP3)-H ARYLATION AND OLEFINATION IN SYNTHESIS OF UNNATURAL CHIRAL ALPHA AMINO ACIDS
    [FR] ARYLATION COMMANDÉE PAR LIGAND DE C(SP3)-H ET OLÉFINATION UTILISABLES DANS LE CADRE DE LA SYNTHÈSE D'ACIDES ALPHA-AMINÉS CHIRAUX NON NATURELS
    摘要:
    使用配体调节过渡金属催化剂对C(-sp3)-H键官能化的反应性和选择性是合成有机化学中的一个核心挑战。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个罕见的催化剂控制的C(sp3)-H芳基化的例子,使用吡啶和喹啉衍生物:前者促进了独特的单芳基化,而后者进一步激活了催化剂以实现二芳基化。这些配体的连续应用使得在丙氨酸衍生物中的甲基基团上进行顺序二芳基化成为可能,使用两种不同的芳基碘化物,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立体选择性的β-Ar-p-Ar' -cc-氨基酸(d.r. > 20:1)。通过选择芳基基团的安装顺序,可以访问β-手性中心的两种构型。使用喹啉衍生物作为配体还可以实现保护丙氨酸的C(sp3)-H烯烃化。
    公开号:
    WO201513110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and-Controlled C(sp <sup>3</sup> )–H Arylation and Olefination in Synthesis of Unnatural Chiral α–Amino Acids
    作者:Jian He、Suhua Li、Youqian Deng、Haiyan Fu、Brian N. Laforteza、Jillian E. Spangler、Anna Homs、Jin-Quan Yu
    DOI:10.1126/science.1249198
    日期:2014.3.14
    catalyst to add aryl groups selectively to amino acid derivatives. One ligand promotes addition of a single aryl group to the β-carbon center; the other appends a second, potentially different aryl group to the same carbon—all in the same flask. Two different ligands can be used in succession to tune the reactivity of a palladium catalyst. The use of ligands to tune the re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A Palladium 1-2 Punch 直接用碳-碳键代替碳-氢键的方法为简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诱人的前景。问题是很难选择任何特定的 CH 键并避免产生复杂的产物混合物。他等人。(p. 1216) 报告说,一对强大的嘧啶配体诱导催化剂选择性地将芳基添加到氨基酸生物上。一个配体促进单个芳基加成到 β-碳中心;另一个将第二个可能不同的芳基附加到同一个碳上——都在同一个烧瓶中。可以连续使用两种不同的配体来调节催化剂的反应性。使用配体来调节过渡属催化剂的反应性和选择性以实现 C(sp3)-H 键功能化是合成有机化学中的一个核心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吡啶喹啉生物的催化剂控制的 C(sp3)-H 芳基化的罕见例子:前者促进单芳基化,而后者进一步活化催化剂以实现二芳基化。这些配体的连续应用能够使丙酸衍生物中的甲基与两种不同的芳基化物连续二芳基化,从而提供各种具有优异非对映选择性(非对映体比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