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Dimethoxy-β-methylchalcon | 61000-0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Dimethoxy-β-methylchalcon
英文别名
(2Z)-1,3-Bis(4-methoxyphenyl)-2-buten-1-one;(E)-1,3-bis(4-methoxyphenyl)but-2-en-1-one
4,4'-Dimethoxy-β-methylchalcon化学式
CAS
61000-04-2
化学式
C18H18O3
mdl
——
分子量
282.339
InChiKey
WGRIEPVIFFQACJ-OUKQBFO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6 °C
  • 沸点:
    444.5±45.0 °C(Predicted)
  • 密度:
    1.09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45090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Dimethoxy-β-methylchalcon三氯硅烷2,2'-双(二苯基氧膦)-1,1'-联萘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4%的产率得到1,3-bis(4-methoxyphenyl)bu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ewis碱催化的三氯硅烷对β,β-二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的对映选择性共轭还原:E / Z-异构化,区域选择性和合成应用
    摘要:
    用三氯硅烷手性双膦二氧化物催化的无环β,β-二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共轭还原,可得到在羰基β-位具有立体碳中心且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饱和酮。因为烯酮底物会同时发生E / Z-异构化,所以从(E)-或(Z)-烯。由于其碳正离子稳定能力,在烯酮的β位上存在富电子芳基的情况下,共轭还原被加速。为了阐明观察到的对映选择性的起源,还进行了计算研究。实现了二烯酮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的还原,并将其应用于ar- turmerone,turmeronol A,mutisianthol和jungianol,它们是旋光的倍半萜烯的合成。
    DOI:
    10.1021/acs.joc.9b01298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氧基苯乙酮四氯化硅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5%的产率得到4,4'-Dimethoxy-β-methylchalcon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1,3,2-二氮杂磷烯作为对映选择性共轭还原的催化分子氢化物
    摘要:
    1,2,3,2-二氮杂二膦烯原子具有极化的PH键,并以分子氢化物形式出现。本文报道了一类手性,构象受限的甲氧基-1,3,2-二氮杂磷腈催化剂。我们证明了它们在α,β-不饱和羰基衍生物(包括烯酮,酰基吡咯和酰胺)的不对称1,4-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潜能,其对映选择性高达95.5:4.5 er
    DOI:
    10.1002/anie.2018013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z-1,3-bis-(aryl)-4-bromo-2-buten-1-ones
    作者:L. M. Potikha、A. R. Turelik、V. A. Kovtunenko
    DOI:10.1007/s10593-010-0405-5
    日期:2009.10
    Bromination of 1,3-bis(aryl)-2-buten-1-ones by N-bromosuccinimide in anhydrous carbon tetrachloride gives Z-1,3-bis(aryl)-4-bromo-2-buten-1-ones. The effect of the nature of substituent in the benzene ring on the course of a reaction with nucleophiles has been studied. Heating an alcohol solution of these ketones (Ar = 4-MeOC6H4, 4-ClC6H4) in the presence of acid or in the presence of base (Ar = Ph)
    N-琥珀酰亚胺在无四氯化碳化1,3-双(芳基)-2-丁烯-1-酮,得到Z-1,3-双(芳基)-4--2-丁烯-1-酮。已经研究了苯环中取代基的性质对与亲核试剂反应过程的影响。在酸存在下或在碱存在下(Ar = Ph)加热这些酮(Ar = 4-MeOC 6 H 4,4 -ClC 6 H 4)的醇溶液,得到2,4-双(芳基)呋喃。用代乙酰胺处理1,3-双(芳基)-4--2-丁烯-1-酮得到2,4-双(芳基)噻吩。H 2 O 2对卤素取代的二氢吡啶酮的氧化用/ NaOH得到(3-溴甲基-3-芳基-2-环氧乙烷基)(芳基)甲烷酮。取决于试剂的结构,卤素取代的二氢吡啶酮与芳基的反应产生1,3,5-三芳基-1,6-二氢哒嗪或1,3,5-三芳基吡啶并鎓化物。
  • 一类手性二茂铁膦-1,2-二苯基乙二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号:CN114426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本发明提供一类新型手性二茂铁膦‑1,2‑二苯基乙二胺三齿P,N,N‑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将手性二茂铁乙酸酯与1,2‑二苯基乙二胺,按摩尔比为1:4溶于无乙醇中,在氮气氛围下,混合液回流反应1.5‑2小时,脱去溶剂后,经柱层析、重结晶得到所需的手性二茂铁膦‑1,2‑二苯基乙二胺配体。本发明所述手性配体与Ir‑、Ru‑、Rh‑等属前体形成的催化剂对C=C、C=N、C=O双键的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剂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TON高达10000。
  • Self-Condensation of Ketones Catalysed by Basic Aluminium Oxide
    作者:J. Muzart
    DOI:10.1055/s-1982-29700
    日期:——
  • An Improved Synthesis of 1,3-Diphenyl-2-buten-1-ones (β-Methylchalcones)
    作者:Lia J. Mazza、Antonio Guarna
    DOI:10.1055/s-1980-28916
    日期:——
  • Elmorsy, Saad S.; Khalil, Abdel Galel M.; Girges, M. M.,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97, # 7, p. 1537 - 1544
    作者:Elmorsy, Saad S.、Khalil, Abdel Galel M.、Girges, M. M.、Salama, Tarek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2Z)-1,3-二苯基-2-丙烯-1-酮,2-丙烯-1-酮,1,3-二苯基-,(2Z)- 龙血素D 龙血素A 龙血素 B 黄色当归醇F 黄色当归醇B 黄腐醇; 黄腐酚 黄腐醇 D; 黄腐酚 D 黄腐酚B 黄腐酚 黄腐酚 黄卡瓦胡椒素 C 高紫柳查尔酮 阿普非农 阿司巴汀 阿伏苯宗 金鸡菊查耳酮 邻肉桂酰苯甲酸 达泊西汀杂质25 豆蔻明 补骨脂色烯查耳酮 补骨脂查耳酮 补骨脂呋喃查耳酮 补骨脂乙素 蜡菊亭; 4,2',4'-三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 苯酚,4-[3-(2-羟基苯基)-1-苯基丙基]-2-(3-苯基丙基)- 苯磺酰胺,N-[4-[3-(3-羟基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N-[3-[3-(4-羟基-3-甲氧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4-甲氧基-N,N-二甲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化,4,5-二甲氧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4-甲氧基-3-(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甲醇,4-甲氧基-a-[2-(4-甲氧苯基)乙烯基]- 苯甲酸-[4-(3-氧代-3-苯基-丙烯基)-苯胺] 苯甲酸,3-[3-(4-溴苯基)-1-羰基-2-丙烯基]-4-羟基- 苯甲酰(2-羟基苯酰)甲烷 苯甲腈,4-(1-羟基-3-羰基-3-苯基丙基)- 苯基[2-(1-萘基)乙烯基]甲酮 苯基-(三苯基-丙-2-炔基)-醚 苯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噻唑-2-基)-甲酮 苯亚甲基苯乙酮 苯乙酰腈,a-(1-氨基-2-苯基亚乙基)- 苯丙酸,a-苯甲酰-b-羰基-,苯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苯,1-(2,2-二甲基-3-苯基丙基)-2-甲基- 苏木查耳酮 苄桂哌酯 苄基(4-氯-2-(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芦荟提取物 腈苯唑 胀果甘草宁C 聚磷酸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