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amino-4-(4-methoxyphenyl)imino-2-petene | 1046158-5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amino-4-(4-methoxyphenyl)imino-2-petene
英文别名
N,N′-pent-2-en-2-yl-4-ylidene-bis(4-methoxyaniline);2-(4-methoxyphenyl)amine-4-(4-methoxyphenyl)imine-2-pentene
2-(4-methoxyphenyl)amino-4-(4-methoxyphenyl)imino-2-petene化学式
CAS
1046158-51-3
化学式
C19H22N2O2
mdl
——
分子量
310.396
InChiKey
VAXPHSKBUVKXE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0.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03±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1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42.8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methoxyphenyl)amino-4-(4-methoxyphenyl)imino-2-petenebenzyl potas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强环化金属铱光还原剂的合成与表征,用于光催化芳基溴氢化脱溴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有效的具有富电子的β-二酮(NacNac)辅助配体的双环金属化铱光还原剂。结构性质分析表明,NacNac配体的取代基修饰对基态Ir IV / Ir III势有很大影响,随着NacNac变得更富电子,其电位发生阴极移动。另外,激发态Ir IV / * Ir III的电势约为。比fac -Ir(ppy)3(ppy = 2-苯基吡啶)的负离子多300-500 mV ,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更多的还原激发态。这些光敏剂和二苯甲酮之间的激发态电子转移速率常数比其快约2-3倍。fac -Ir(ppy)3,表明这些络合物对于激发态电子转移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更有效。我们使用这些光敏剂来优化用于芳基溴化物底物光催化脱溴的简单反应程序,该方法仅需要光敏剂,蓝光和胺碱,而无需使用先前报道的方法中使用的硅烷或其他添加剂。
    DOI:
    10.1021/acscatal.9b02759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氧苯胺乙酰丙酮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8%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henyl)amino-4-(4-methoxyphenyl)imino-2-pe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钴-β-二亚胺配合物用于乙烯低聚
    摘要:
    这项工作描述了钴-β-二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乙烯低聚催化剂前体的应用。配体彼此之间的区别在于芳环上的取代基。使用EASC(倍半氯化乙基铝,Et 2 Al 2 Cl 3)作为助催化剂,使用甲苯作为溶剂,在乙烯低聚反应中测试了催化前体。TOF在0.8至34 s -1范围内。催化体系是在C选择性4 -C 6馏分,在C达到100%的选择性4。观察到,配体的性质强烈影响催化活性。
    DOI:
    10.1016/j.catcom.2017.08.0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β-Diketiminate aluminium complex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yclic esters
    作者:Shaogang Gong、Haiyan Ma
    DOI:10.1039/b802638f
    日期:——
    tetrahedral geometry. Attempt to synthesize β-diketiminate aluminium alkoxide complexes by the reactions of monochloride complex “(BDI-2a)AlMeCl” (4) with alkali salts of 2-propanol gave unexpectedly an aluminoxane [(BDI-2a)AlMe]2(μ-O) (7) 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Complexes 3a–m and [(2,6-iPr2C6H3NCMe)2HC]AlEt2 (8) were found to catalyze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 of ε-caprolactone
    铝系列 烷基β-二酮对称或不对称的二元络合物(BDI)AlEt 2(3a–m)配体(BDI)框架是从三乙基铝和相应的β-二酮亚胺的反应中获得的。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了铝配合物3k的单体结构,表明铝中心是由两个氮 螯合二酮的供体 配体和两个乙基的四面体几何形状扭曲。尝试通过一化物络合物“((BDI- 2a)AlMeCl”(4)与碱属盐的反应)合成β-二酮化铝醇盐络合物2-丙醇出人意料地得到了铝氧烷[(BDI- 2a)AlMe] 2(μ-O)(7),其特征在于X射线衍射方法。发现配合物3a–m和[(2,6- i Pr 2 C 6 H 3 NCMe)2 HC] AlEt 2(8)催化H2O3的开环聚合(ROP)。ε-己内酯适度活动。辅助的空间和电子特性配体对相应的铝配合物的聚合性能有重要影响。在电子对位引入给电子取代基芳基 响在 配体导致催化活性明显降低。络合物3h在所研究的铝络合物中显示出最
  • Ru-Complex Framework toward Aerobic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s of β-Diketiminate and α-Ketodiimine
    作者:Sanjib Panda、Abhishek Mandal、Prabir Ghosh、Goutam Kumar Lahiri
    DOI:10.1021/acs.inorgchem.7b02172
    日期:2017.12.18
    bond of β-diketiminate in 1, leading to the metalated ketodiimine in 2 and (ii) Bronsted acid (CH3COOH) assisted cleavage of unstrained C(sp2)–C(sp2)/C═N bonds of chelated ketodiimine (2) with the concomitant formation of intramolecular C–N bond in 3, as well as insertion of oxygen into the C(sp3)–H bond of 2 to yield −CHO function in 4 (−CH3 → −CHO). The aforesai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authenticated
    解决了Ru(aCAC)2 }(aCAC – =乙酰丙酮酸)构架分别对配位β-二酮亚胺和酮二亚胺骨架的C–H和C–H / C–C键的转变的影响。它包括涉及的Ru(ACAC)下列转换2 }在协调β-二亚胺基1和ketodiimine在2与属氧化态的同时改变:(ⅰ)氧插入C(SP 2)-H的β键-二酮化在1中,导致属化的二酮亚胺在(2)中;(ii)布朗斯台德酸(CH 3 COOH)辅助裂解未应变的C(SP 2)–C(SP 2)/螯合ketodiimine(的C = N键的2)与在伴随形成的分子内的C-N键的3,以及氧的插入C(SP 3)-H的键2以产生-CHO功能在4(-CH 3 →-CHO)。通过代表性配合物的结构阐明以及光谱和电化学研究已经证实了上述转化过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