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allyl(2-oxopropyl)carbamate | 1294009-2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allyl(2-oxoprop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allyl(2-oxoprop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1294009-21-4
化学式
C11H19NO3
mdl
——
分子量
213.277
InChiKey
VWXXQIALVBIQC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46.6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allyl(2-oxopropyl)carbamate 、 (E)-2,2'-(3-methylhept-2-ene-1,1-diyl)bis(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在 2,6-bis(3,5-dimethylphenyl)-N,N-dimethyl-8,9,10,11,12,13,14,15-octahydrodinaphtho[2,1-d:1',2'-f][1,3,2]dioxaphosphepin-4-amine 、 copper (I) tert-but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tert-butyl allyl(2-hydroxy-2,3-dimethyl-3-((E)-2-(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vinyl)hept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的γ,γ-二取代的烯丙基二硼化合物与酮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反应。
    摘要:
    公开了一种催化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的方法,用于制备含有邻位季碳立体异构中心和通用链烯基硼酸酯的复杂叔均烯丙基醇。5摩尔%的带有大体积单齿亚磷酰胺配体的易于获得的铜催化剂可促进转化,这对于获得高dr和er都是必不可少的。反应与各种各样的酮和1,1-二硼酸烯丙基酯试剂进行,从而可以高效制备各种分子支架。
    DOI:
    10.1002/anie.20200067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激发态吖啶自由基催化脂肪族和芳香族羰基的酮-烯烃偶联
    摘要:
    酮-烯烃偶联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的常用方法。该反应类别通常需要化学计量或超化学计量的金属还原剂,并且催化变化在应用中受到限制。光氧化还原催化为酮-烯烃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尽管大多数方法仅限于易于还原的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温和的、无金属的酮-烯烃偶联反应,使用激发态吖啶自由基超级还原剂作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我们展示了脂肪族和芳香族酮和醛的分子内和分子间酮-烯烃偶联。还提供了支持“烯烃优先”的机制证据酮-烯烃偶联机理。
    DOI:
    10.1021/jacs.2c048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Selective Methods for Synthesis of Internal (α-) Vinylboronates through Efficient NHC–Cu-Catalyzed Hydrobor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Utility in Chemical Synthesis and Mechanistic Basis for Selectivity
    作者:Hwanjong Jang、Adil R. Zhugralin、Yunmi Lee、Amir H. Hoveyda
    DOI:10.1021/ja2007643
    日期:2011.5.25
    procedures (1 mol % catalyst loading). Mechanistic studies are presented, indicating that α selectivity arises from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attributes of the NHC ligands and the alkyne substrates. Consistent with suggested hypotheses, catalytic reactions with a Cu complex, derived from an N-adamantyl-substituted imidazolinium salt, afford high β selectivity with the same class of substrates and under
    介绍了用于末端炔烃的位点选择性氢化反应的催化方法,其中主要生成内部或 α-乙烯基硼酸酯(高达 >98%)。反应由 1-5 mol% 的的 N-杂环卡宾 (NHC) 配合物催化,很容易从 N-芳基取代的市售咪唑啉盐制备,并在市售双(频哪醇)二 [B( 2)(pin)(2)] 和 1.1 当量的 MeOH,在 -50 到 -15 °C 下 3-24 小时。炔丙醇和胺以及衍生的苄基、叔丁基或甲硅烷基醚以及各种酰胺是特别有效的底物;也合适的是各种芳基取代的末端炔烃,其中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底物可实现更高的α-选择性。α-选择性 Cu 催化的氢化反应适用于克级程序(1 mol% 催化剂负载)。介绍了机理研究,表明 α 选择性源于 NHC 配体炔烃底物的结构和电子属性。与提出的假设一致,与衍生自 N-金刚烷基取代的咪唑啉盐的 Cu 络合物的催化反应,在类似条件下对同类底物提供了高 β 选择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