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甲基氨基-丁醛 | 7729-27-3

中文名称
4-甲基氨基-丁醛
中文别名
4-甲氨基丁醚
英文名称
4-methylamino-butyraldehyde
英文别名
4-(Methylamino)butanal
4-甲基氨基-丁醛化学式
CAS
7729-27-3
化学式
C5H11NO
mdl
MFCD19217813
分子量
101.148
InChiKey
PJZBKCVVFPTFA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61.6±23.0 °C(Predicted)
  • 密度:
    0.863±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存在于烟叶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SDS

SDS:e697606d24c1441ec67ae0755779a21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Hygrine 和 Cuscohygrine 的合成
    摘要:
    在他 1917 年发表的生物碱植物化学合成理论中,Robinson1 提出 hygrine (I) 和 cuscohygrine (II) 是由丙酮二羧酸缩合形成的,分别与一个和两个分子比例的 γ-甲基氨基丁醛。
    DOI:
    10.1038/163289a0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1,4-丁烷二胺diamine oxidase 氧气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4-甲基氨基-丁醛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胺氧化酶氧化-烷基腐胺
    摘要:
    已经使用两种独立的技术将β-烷基腐胺作为豌豆幼苗和猪肾中二胺氧化酶的底物进行了分析。报告了K M和V max数据。与已发表的观察结果相反,两种酶都将-甲基putrescine氧化,其效率介于腐胺和-乙基putrescine之间。
    DOI:
    10.1016/s0040-4039(01)9347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et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eries A: Physical Sciences, 1949, vol. <A>2, p. 616,620
    作者:Anet et al.
    DOI:——
    日期:——
  • Anet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eries A: Physical Sciences, 1949, vol. <A> 2, p. 616,620
    作者:Anet et al.
    DOI:——
    日期:——
  • COOPER, ALAN;EQUI, ANGELA M.;NER, SURJIT K.;WATSON, ALLAN B.;ROBINS, DAVI+, TETRAHEDRON LETT., 30,(1989) N8, C. 5167-5170
    作者:COOPER, ALAN、EQUI, ANGELA M.、NER, SURJIT K.、WATSON, ALLAN B.、ROBINS, DAVI+
    DOI:——
    日期:——
  • Syntheses of Hygrine and Cuscohygrine
    作者:E. ANET、G. K. HUGHES、E. RITCHIE
    DOI:10.1038/163289a0
    日期:1949.2
    IN his theory of the phytochemical synthesis of alkaloids published in 1917, Robinson1 suggested that hygrine (I) and cuscohygrine (II) were form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acetone dicarboxylic acid, with one and with two molecular proportions respectively of γ-methylaminobutyraldehyde.
    在他 1917 年发表的生物碱植物化学合成理论中,Robinson1 提出 hygrine (I) 和 cuscohygrine (II) 是由丙酮二羧酸缩合形成的,分别与一个和两个分子比例的 γ-甲基氨基丁醛。
  • Oxidation of N-alkylputrescines by diamine oxidases
    作者:Alan Cooper、Angela M. Equi、Surjit K. Ner、Allan B. Watson、David J. Robins
    DOI:10.1016/s0040-4039(01)93476-8
    日期:——
    -alkylputrescines have been assayed as substrates for the diamine oxidases from pea seedlings and pig kidney using two independent techniques. KM and Vmax data are reported. In contrast with published observations, -methylputrescine was oxidised by both enzymes with an efficiency intermediate between that of putrescine and -ethylputrescine.
    已经使用两种独立的技术将β-烷基腐胺作为豌豆幼苗和猪肾中二胺氧化酶的底物进行了分析。报告了K M和V max数据。与已发表的观察结果相反,两种酶都将-甲基putrescine氧化,其效率介于腐胺和-乙基putrescine之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