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yl-2-nitro-phenyl)-4-phenyl-1H-[1,2,3]triazole | 947529-0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yl-2-nitro-phenyl)-4-phenyl-1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
1-(4-methyl-2-nitro-phenyl)-4-phenyl-1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947529-02-4
化学式
C15H12N4O2
mdl
——
分子量
280.286
InChiKey
PHFZYKXFTHNHS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2-165 °C
  • 沸点:
    504.1±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5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73.8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methyl-2-nitro-phenyl)-4-phenyl-1H-[1,2,3]triazole 在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4%的产率得到5-methyl-2-(4-phenyl-[1,2,3]triazol-1-yl)-phen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Pictet-Spengler反应在与失活的芳香族异系统连接的芳基胺底物上的应用
    摘要:
    Pictet-Spengler反应使用了三种新的具有芳胺部分的底物,这些底物通过C或N与喹喔啉,三唑和四唑连接。通过应用“连接到失活杂芳环上的芳基胺”的概念来设计底物,以利于内环化。这与传统上使用并由我们较早报道的底物相反,该底物分别基于脂族胺或芳基胺,并与活化的杂环相连。三种底物与醛的Pictet-Spengler缩合反应导致了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的新型富N多杂环体系的合成。我们改良后的策略为设计具有通过C或N连接至失活或活化杂环特权结构的芳基胺的新型底物提供了可能性,而后者又可用于合成新型稠合多杂环骨架。
    DOI:
    10.1016/j.tet.2008.07.003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3-硝基甲苯苯乙炔三氯化铁 sodium azide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71%的产率得到1-(4-methyl-2-nitro-phenyl)-4-phen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Pictet-Spengler反应在与失活的芳香族异系统连接的芳基胺底物上的应用
    摘要:
    Pictet-Spengler反应使用了三种新的具有芳胺部分的底物,这些底物通过C或N与喹喔啉,三唑和四唑连接。通过应用“连接到失活杂芳环上的芳基胺”的概念来设计底物,以利于内环化。这与传统上使用并由我们较早报道的底物相反,该底物分别基于脂族胺或芳基胺,并与活化的杂环相连。三种底物与醛的Pictet-Spengler缩合反应导致了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的新型富N多杂环体系的合成。我们改良后的策略为设计具有通过C或N连接至失活或活化杂环特权结构的芳基胺的新型底物提供了可能性,而后者又可用于合成新型稠合多杂环骨架。
    DOI:
    10.1016/j.tet.2008.07.0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FeCl<sub>3</sub>-Mediated One-Po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Leading to <i>N</i>-Aryl- and <i>N</i>-Alkyltriazoles in Water
    作者:Bijoy Kundu、Biswajit Saha、Sunil Sharma、Devesh Sawant
    DOI:10.1055/s-2007-982543
    日期:2007.6
    convenient and mild route for the one-pot syntheses of N-aryl- and N-alkyltriazoles in water is reported. The methodology involves the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comprising phenylacetylene, sodium azide and aryl/alkyl halide catalyzed by Cu(I) species generated in situ by a redox reaction between FeCl 3 and copper metal. Prominent features of our methodology are in-corporation of aryl fluoride to generate
    报道了一种在中一锅法合成 N-芳基-和 N-烷基三唑的简洁、方便和温和的路线。该方法涉及三组分反应,包括苯乙炔叠氮和芳基/烷基卤化物,由 FeCl 3 和属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位生成的 Cu(I) 物质催化。我们方法的突出特点是结合芳基化物生成 N-芳基三唑,这很少被报道,使用作为反应介质,避免危险的芳基叠氮化物作为反应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