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羟甲基-1,3-二甲基环己醇 | 102439-10-1

中文名称
3-羟甲基-1,3-二甲基环己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3-dimethyl-c-3-hydroxymethyl-r-1-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3-(hydroxymethyl)-1,3-dimethylcyclohexanol;(1S,3R)-3-(hydroxymethyl)-1,3-dimethylcyclohexan-1-ol
3-羟甲基-1,3-二甲基环己醇化学式
CAS
102439-10-1;118670-95-4
化学式
C9H18O2
mdl
——
分子量
158.241
InChiKey
BEXZCSMZQJFHBN-BDAKNGL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3-dimethylcyclohexa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铁酞菁二甲基硫氧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54%的产率得到3-羟甲基-1,3-二甲基环己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铁催化好氧水合和C ?直接由烯烃合成1,4-二醇 H羟基化
    摘要:
    通过铁催化的需氧水合很容易从烯烃中获得各种1,4-二醇。该反应系统由用户友好的酞菁铁络合物,硼氢化钠和分子氧组成。此外,针对模型反应检查了其他配体对铁络合物的影响。第二个羟基是通过直接C(sp 3)H氧合而安装的,这是基于烯烃的正式水合形成的瞬态烷氧基的[1,5]氢转移过程。
    DOI:
    10.1002/anie.2013086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kali metal-liquid ammonia reduction of γ-lactones to diols and cyclic hemiacetals: stereochemical influence by the neighbouring group on the nature
    作者:Asit K. Chkraborty、Bijali Saha、Chhanda Ray、Usha Ranjan Ghatak
    DOI:10.1016/s0040-4020(01)90319-9
    日期:——
    Lithium or sodium-liquid aimmonia reduction of 3-hydroxy-1,3-dimethylcyclohexane-1,3-carbolactones (, () and () with or without a C-2 equatorial substituent gives the respective diols (), () and (), whereas the lactones () and (), having a C-2 axial substituent produce the respective cyclic hemiacetals () and () as the sole products. A possible mechanism has been suggested for rationalisation of these
    -液体阿莫尼亚胺还原带有或不带有C-2赤道取代基的3-羟基-1,3-二甲基环己烷-1,3-碳内酯(,()和())分别得到二元醇(),()和(),而具有C-2轴向取代基的内酯()和()则分别产生各自的环状半缩醛()和(),为合理地解释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
  • Mukhopadhyaya, Jayanta K.; Mukhopadhyay, Chhanda; Ghatak, Usha Ranja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94, vol. 33, # 2, p. 132 - 136
    作者:Mukhopadhyaya, Jayanta K.、Mukhopadhyay, Chhanda、Ghatak, Usha Ranj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