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yl tosylate | 717123-5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yl tosylate
英文别名
(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yl tosylate化学式
CAS
717123-52-9
化学式
C24H24O5S
mdl
——
分子量
424.518
InChiKey
RPIPMIUGAZHHO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1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1.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yl tosyl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sodium az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20.0 ℃ 、100.0 kPa 条件下, 反应 13.0h, 生成 1-(2,2-diphenyl-1,3-dioxan-4-yl)m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和侧链同源右氧雄酮衍生物的合成和 NMDA-受体亲和力
    摘要:
    二苯甲酮二甲缩醛 (4) 与丁烷 - 1, 2, 4 - 三醇 (5) 的转缩醛反应过程中的区域选择性受反应条件控制。热力学控制主要导致 1, 3-二氧戊环 6,而动力学控制有利于六元缩醛 7。胺 2a-e 和 3a-e 由醇 6 和 7 合成,并在受体结合研究中进行了研究放射性配体对 NMDA 受体的苯环利定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在这两个系列中,伯胺 2a 和 3a 显示出最高的 NMDA - 受体亲和力(2a:Ki = 3.38 μM;3a:Ki = 1.45 μM)。与 2a 和 2b 相比,NMDA 受体略微偏爱 1, 3-二恶烷衍生物 3a 和 3b(因子 2-3)。胺 3a 和 3b 与各种受体和再摄取系统的低相互作用表明对 NMDA 受体的选择性。
    DOI:
    10.1002/ardp.20030082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和侧链同源右氧雄酮衍生物的合成和 NMDA-受体亲和力
    摘要:
    二苯甲酮二甲缩醛 (4) 与丁烷 - 1, 2, 4 - 三醇 (5) 的转缩醛反应过程中的区域选择性受反应条件控制。热力学控制主要导致 1, 3-二氧戊环 6,而动力学控制有利于六元缩醛 7。胺 2a-e 和 3a-e 由醇 6 和 7 合成,并在受体结合研究中进行了研究放射性配体对 NMDA 受体的苯环利定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在这两个系列中,伯胺 2a 和 3a 显示出最高的 NMDA - 受体亲和力(2a:Ki = 3.38 μM;3a:Ki = 1.45 μM)。与 2a 和 2b 相比,NMDA 受体略微偏爱 1, 3-二恶烷衍生物 3a 和 3b(因子 2-3)。胺 3a 和 3b 与各种受体和再摄取系统的低相互作用表明对 NMDA 受体的选择性。
    DOI:
    10.1002/ardp.2003008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Potent <i>N</i>-Methyl-<scp>d</scp>-aspartat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or σ<sub>1</sub> Receptor Ligands Based on Properly Substituted 1,4-Dioxane Ring
    作者:Alessandro Bonifazi、Fabio Del Bello、Valerio Mammoli、Alessandro Piergentili、Riccardo Petrelli、Cristina Cimarelli、Maura Pellei、Dirk Schepmann、Bernhard Wünsch、Elisabetta Barocelli、Simona Bertoni、Lisa Flammini、Consuelo Amantini、Massimo Nabissi、Giorgio Santoni、Giulio Vistoli、Wilma Quaglia
    DOI:10.1021/acs.jmedchem.5b01214
    日期:2015.11.12
    Two series of 1,4-dioxanes (4–11 and 12–19) were rational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to interact either with the phencyclidine (PCP) binding site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or with σ1 receptors, respectively. The biological profiles of the novel compounds were assessed using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s, and the compounds with the highest affi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functional
    两个系列的1,4-二恶烷(4 - 11和12 - 19)的合理设计和制备与苯环利定(PCP)的结合位点或者相互作用Ñ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或与σ 1受体。使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测定法评估了新化合物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了具有最高亲和力的化合物的功能活性。的结果与可用的药效模型线,并强调的是,1,4-二恶烷支架是与NMDA受体或高亲和力σ有效的拮抗剂活性相容1受体。分别在6位带有环己基和苯环或两个苯环的伯胺6b和7是NMDA受体上最有力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其IC 50值类似于解离性麻醉药(S)-(+ )-氯胺酮。与在位置2中的苄基基甲基部分相关联,如在5,5-二苯基取代18,青睐具有σ相互作用1受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