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80894-7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80894-76-2
化学式
C25H33NO7
mdl
——
分子量
459.54
InChiKey
HERVSEZSWOYIRG-QFIPXVF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1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03.3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S)-1-((6-aminohexanoyl)oxy)-3-((4-methoxybenzyl)oxy)propan-2-yl palmi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鉴定脂质结合蛋白的三功能磷脂酰丝氨酸探针的合成
    摘要:
    磷脂酰丝氨酸 (PS) 脂质在细胞生物学中发挥多种作用,其中之一是标记凋亡细胞以供巨噬细胞清除。PS 识别触发巨噬细胞识别和清除,这与炎症反应的主动抑制同时发生。不同组织中的少量蛋白质已被鉴定为 PS 受体,我们假设尚未发现更多的 PS 受体。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组磷脂酰丝氨酸脂质模拟物,带有用于识别的 PS 脂质头部基团、用于光亲和交联的二苯甲酮部分以及用于标记后读出的炔烃。这些探针可能是识别新 PS 受体 (PSR) 的有用工具。因此,PS 脂质探针在发现生物学、抗炎疗法和细胞递送领域具有潜在影响。
    DOI:
    10.1002/ejoc.201001264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氧基氯苄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7.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New fluorescent probes reveal that flippase-mediated flip-flop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across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does not depend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lipid
    摘要:
    甘油磷脂在生物膜(如内质网)上的翻转是膜生物发生的一个基本特征。翻转需要特定膜蛋白(即翻转酶)的活性,但这些蛋白质在生物膜中的身份尚未确定,其作用的分子基础也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内质网上的翻转酶介导的甘油磷脂翻转受甘油磷脂的手性化学支配,但这一重要问题尚未解决。在此,我们研究内质网翻转酶是否手性识别其转运的甘油磷脂。为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选择了磷脂酰肌醇,这种生物学上重要的分子在其肌醇头基和甘油脂尾上都具有手性中心。之前并未有过关于磷脂酰肌醇在内质网翻转的报道。我们合成了所有四种磷脂酰肌醇的非对映异构体并进行荧光标记,评估它们在大鼠肝脏内质网囊泡及从内质网洗涤剂提取物重建的含翻转酶的蛋白脂质体中的翻转情况。结果显示,翻转酶能够转运所有的磷脂酰肌醇异构体,两种磷脂酰肌醇的甘油异构体在内质网膜上的翻转速率与荧光标记的磷脂酰胆碱相当。这些数据对近期有关古菌和细菌/真核生物从共同的细胞祖先演化出不同手性的甘油磷脂膜的假设有着重要意义。
    DOI:
    10.1039/b500300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lip-flop of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s (GPI's) across the ER
    作者:Ram A. Vishwakarma、Anant K. Menon
    DOI:10.1039/b413196g
    日期:——
    The transbilayer flip-flop of early intermediates in the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GPI) biosynthetic pathway has been demonstrated using novel fluorescent GPI probes and a biochemical reconstitution approach.
    已利用新型荧光GPI探针和生化重构方法,证明了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生物合成途径中早期中间体的跨膜翻转。
  • Fluorous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hosphatidylinositides
    作者:Weigang Huang、Angela Proctor、Christopher E. Sims、Nancy L. Allbritton、Qisheng Zhang
    DOI:10.1039/c4cc00022f
    日期:——
    A fluorous tagging strategy coupled with enzymatic synthesis is introduced to efficiently synthesize multiple phosphatidylinositides, which are then directly immobilized on a flu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embrane to probe protein-lipid interactions.
    引入了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含标记策略以有效合成多种磷脂酰肌醇,然后将其直接固定在含四氟乙烯 (PTFE) 膜上以探测蛋白质-脂质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