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 | 1430411-8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N'-[(1-methylimidazol-2-yl)methyl]-N,N'-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
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化学式
CAS
1430411-85-0
化学式
C19H24N6
mdl
——
分子量
336.44
InChiKey
CHNKPAHOOUZKM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58.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sodium eth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copper(II))(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H))](perchl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齿和五齿配体的 Cu(II) 配合物的一氧化氮反应性:决定还原途径的结构影响
    摘要:
    四种 Cu( II ) 配合物1、2、3和4与配体L 1 1、L 2 2、L 3 3和L 4 4 [ L 1 1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2 2 =N 1, N 3-双((吡啶-2-基)甲基)丙烷-1,3-二胺; 大号3 3 =N 1, N 1, N 2-三((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4 4 = N 1-((1-甲基-1 H-咪唑-2-基)甲基)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分别作为它们的高氯酸盐。通过各种光谱技术以及单晶 X 射线结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一氧化氮反应性乙腈也甲醇溶剂。已发现配体框架在控制一氧化氮还原Cu( II )中心的机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发现在 NO 配位后,Cu( II ) 配合物的配体/s 获得三角双锥几何形状的灵活性是决定它们相互
    DOI:
    10.1039/c3dt32580f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2-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N1-((1-methyl-1H-imidazol-2-yl)methyl)-N1,N2-bis((pyridin-2-yl)methyl)etha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齿和五齿配体的 Cu(II) 配合物的一氧化氮反应性:决定还原途径的结构影响
    摘要:
    四种 Cu( II ) 配合物1、2、3和4与配体L 1 1、L 2 2、L 3 3和L 4 4 [ L 1 1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2 2 =N 1, N 3-双((吡啶-2-基)甲基)丙烷-1,3-二胺; 大号3 3 =N 1, N 1, N 2-三((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4 4 = N 1-((1-甲基-1 H-咪唑-2-基)甲基)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分别作为它们的高氯酸盐。通过各种光谱技术以及单晶 X 射线结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一氧化氮反应性乙腈也甲醇溶剂。已发现配体框架在控制一氧化氮还原Cu( II )中心的机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发现在 NO 配位后,Cu( II ) 配合物的配体/s 获得三角双锥几何形状的灵活性是决定它们相互
    DOI:
    10.1039/c3dt3258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tric oxide reactivity of Cu(ii) complexes of tetra- and pentadentate ligands: structural influence in deciding the reduction pathway
    作者:Pankaj Kumar、Apurba Kalita、Biplab Mondal
    DOI:10.1039/c3dt32580f
    日期:——
    salts.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s well as single crystal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Nitric oxide reactiviti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studied in acetonitrile as well as methanol solven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ligand frameworks have a considerable effect in controll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reduction of a Cu(II) center by nitric oxide. The flexibility
    四种 Cu( II ) 配合物1、2、3和4与配体L 1 1、L 2 2、L 3 3和L 4 4 [ L 1 1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2 2 =N 1, N 3-双((吡啶-2-基)甲基)丙烷-1,3-二胺; 大号3 3 =N 1, N 1, N 2-三((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4 4 = N 1-((1-甲基-1 H-咪唑-2-基)甲基) -N 1, N 2-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分别作为它们的高氯酸盐。通过各种光谱技术以及单晶 X 射线结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一氧化氮反应性乙腈也甲醇溶剂。已发现配体框架在控制一氧化氮还原Cu( II )中心的机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发现在 NO 配位后,Cu( II ) 配合物的配体/s 获得三角双锥几何形状的灵活性是决定它们相互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