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2-hydr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4-nitrobutyrate | 126814-1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2-hydr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4-nitrobutyr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2-(1-(2-hydroxyphenyl)-2-nitroethyl)malonate;dimethyl 2-[1-(2-hydroxyphenyl)-2-nitroethyl]propanedioate
methyl 3-(2-hydr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4-nitrobutyrate化学式
CAS
126814-17-3
化学式
C13H15NO7
mdl
——
分子量
297.265
InChiKey
NMXWPLODGNOYF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1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15.9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7.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2-hydr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4-nitrobutyrate叔丁基过氧化氢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癸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3%的产率得到dimethyl 3-(nitromethyl)benzofuran-2,2(3H)-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2-硝基乙烯基)-苯酚和丙二酸酯(C1 synthon)的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及随后的碘催化的氧化成环反应,来合成二氢苯并呋喃的正式[4 +1]环加成反应策略
    摘要:
    一种新颖的[4 +1]环加成方案,用于通过串联的迈克尔加成/碘催化的氧化环合反应从易于获得的2-(2-硝基乙烯基)-苯酚和丙二酸酯合成二氢苯并(萘)呋喃骨架已开发。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的丙二酸酯作为1,1-亲核/亲电型C1合成子的新方法,并且无需进行预功能化步骤,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
    DOI:
    10.1016/j.tet.2018.09.028
  • 作为产物:
    描述:
    2-(2-nitro-vinyl)-phenol丙二酸二甲酯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0h, 以99%的产率得到methyl 3-(2-hydr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4-nitrobuty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2-硝基乙烯基)-苯酚和丙二酸酯(C1 synthon)的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及随后的碘催化的氧化成环反应,来合成二氢苯并呋喃的正式[4 +1]环加成反应策略
    摘要:
    一种新颖的[4 +1]环加成方案,用于通过串联的迈克尔加成/碘催化的氧化环合反应从易于获得的2-(2-硝基乙烯基)-苯酚和丙二酸酯合成二氢苯并(萘)呋喃骨架已开发。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的丙二酸酯作为1,1-亲核/亲电型C1合成子的新方法,并且无需进行预功能化步骤,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
    DOI:
    10.1016/j.tet.2018.09.0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ojilova, A.; Kostadinova, T.; Ivanov, C.,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89, vol. 19, # 17, p. 2963 - 2976
    作者:Bojilova, A.、Kostadinova, T.、Ivanov, C.
    DOI:——
    日期:——
  • BOJILOVA, A.;KOSTADINOVA, T.;IVANOV, C., SYNTH. COMMUN., 19,(1989) N7, C. 2963-2975
    作者:BOJILOVA, A.、KOSTADINOVA, T.、IVANOV, C.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