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utyl-4-methyl-5-pentyloxazol-2(3H)-one | 1028833-1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utyl-4-methyl-5-pentyloxazol-2(3H)-one
英文别名
3-Butyl-4-methyl-5-pentyl-1,3-oxazol-2-one;3-butyl-4-methyl-5-pentyl-1,3-oxazol-2-one
3-butyl-4-methyl-5-pentyloxazol-2(3H)-one化学式
CAS
1028833-14-8
化学式
C13H23NO2
mdl
——
分子量
225.331
InChiKey
RUWLPOXIPHPLK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辛炔-3-醇二氧化碳正丁胺copper(l) iodide 作用下, 60.0 ℃ 、8.0 MPa 条件下, 以88%的产率得到3-butyl-4-methyl-5-pentyloxazol-2(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Oxazolones and Oxazolidinones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摘要:
    在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炔丙醇和胺的环加成反应生成4-甲亚胺基噁唑烷-2-酮或4-甲基噁唑-2-酮。优化的条件包括使用醇(2 mmol)、胺(2 mmol)、碘化亚铜(0.1 mmol)、二氧化碳(8 MPa)和60 °C的温度。区域化学控制取决于炔丙醇的取代基。三级炔丙醇产生4-甲亚胺基噁唑烷-2-酮,而一级和二级炔丙醇生成4-甲基噁唑-2-酮。还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各种参数的影响。
    DOI:
    10.1055/s-2008-10321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chemical fixation of CO2 promoted by a bifunctional Ag2WO4/Ph3P system
    作者:Qing-Wen Song、Bing Yu、Xue-Dong Li、Ran Ma、Zhen-Feng Diao、Rong-Guan Li、Wei Li、Liang-Nian He
    DOI:10.1039/c3gc42406e
    日期:——
    anion is proposed. Recycling trials on carboxylative cyclization of propargyl alcohols and CO2 illustrate that the catalyst can be reused at least 4 times with retention of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Especially, it allows the direct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various oxazolidinones bearing exocyclic alkenes and carbamat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upon the alternative
    通过炔丙醇和CO 2的羧化组装,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多相催化的α-亚甲基环状碳酸酯基序的构建反应。在室温下,在无溶剂条件下,仅用1 mol%的Ag 2 WO 4和2 mol%的PPh 3以及大气中的CO 2平稳地进行这种CO 2固定方案,对环境无害且低能耗。简单的操作程序。值得注意的是,仅通过化学选择性就可以达到高达98%的分离的碳酸盐收率。另外,Ag 2 WO 4的双重活化能力面向炔丙基底物和CO 2的基础是,提出了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协同催化机理。炔丙醇和CO 2的羧基环化的循环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至少4次,同时保留了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特别地,它允许在交替引入伯胺或仲胺时以中等至高收率直接有效地将各种带有环外烯烃和氨基甲酸酯的恶唑烷酮单锅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