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s(3-(2-pyridyl)-5,6-bis(4-phenyl-sulfonic acid(1-))-1,2,4-triazine)-iron(II) | 70727-4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s(3-(2-pyridyl)-5,6-bis(4-phenyl-sulfonic acid(1-))-1,2,4-triazine)-iron(II)
英文别名
——
tris(3-(2-pyridyl)-5,6-bis(4-phenyl-sulfonic acid(1-))-1,2,4-triazine)-iron(II)化学式
CAS
70727-48-9
化学式
C60H36FeN12O18S6
mdl
——
分子量
1461.26
InChiKey
FBMAANHJSMJZNN-UHFFFAOYSA-H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催化三(磺化三嗪)铁(II)配合物被1,10-菲咯啉、2,2'-联吡啶和2,2',6,2"-三联吡啶取代的动力学
    摘要:
    三(3-(2-吡啶基)-5,6-双(4-苯基-磺酸)-1,2,4-三嗪)-铁(II)的取代动力学,$$ {\text{Fe }}({\text{PDTS}})_{3}^{4 - } $$Fe(PDTS)34-,和三(3-(4-(4-苯磺酸)-2-吡啶基)-5 ,6-双(4-苯磺酸)-1,2,4-三嗪)-铁(II), $$ {\text{Fe}}({\text{PPDTS}})_{3}^{7 - } $$Fe(PPDTS)37-,由两个多吡啶,即 2,2'-联吡啶 (bpy) 和 2,2',6',2"-三联吡啶 (terpy),在 25-55° 下进行了研究C 在伪一阶条件下,即 [ppy] ≫ $$ [{\text{Fe}}({\text{PDTS}})_{3}^{4 - } ] $$[Fe(PDTS) )34-] 或 $$ [{\text{Fe}}({\text{PPDTS}})_{3}^{7
    DOI:
    10.1007/s11243-014-9804-2
  • 作为产物:
    描述:
    铁粉 、 5,6-diphenyl-3-(2-pyridyl)-1,2,4-triazine-4,4′-disulfonic acid disodium salt 在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tris(3-(2-pyridyl)-5,6-bis(4-phenyl-sulfonic acid(1-))-1,2,4-triazine)-iron(II)
    参考文献:
    名称:
    ferrozine、2,2'-联吡啶和 1,10-菲咯啉对亚铁离子的络合:对生物系统中铁定量的意义
    摘要:
    铁是几乎所有生命形式的必需营养素。由于其氧化还原特性和涉及广泛的生物过程,已经开发了许多定性和定量的化学工具来检测还原的 (Fe 2+ ) 和氧化的 (Fe 3+) 生物分子中铁的形式。这些类型的测量不仅对于检测溶液中的铁种类很重要,而且对于了解铁的分布、积累以及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这里,我们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三种常见的显色试剂,ferrozine、2,2'-联吡啶和 1,10-菲咯啉来检测和量化水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浓度,由于其独特的吸收光谱、特异性这些 Fe 2+ -螯合剂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率和特征颜色。我们的结果表明,{Fe 2+ -(ferrozine) 3 } 配合物的形成动力学,而不是 {Fe 2+ -(bipyridine) 3} 或 {Fe(II)-(phenanthroline) 3 } 配合物取决于铁螯合剂的浓度,当采用接近化学计量比时,需要长达 20
    DOI:
    10.1016/j.jinorgbio.2021.1114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