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2-(4-methoxyphenyl)pent-2-enal | 42762-4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2-(4-methoxyphenyl)pent-2-enal
英文别名
Para anisyl-2-trans penten-2 al
(E)-2-(4-methoxyphenyl)pent-2-enal化学式
CAS
42762-48-1
化学式
C12H14O2
mdl
——
分子量
190.242
InChiKey
DLQJWYDLGIEAEA-WCIBSUB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6.7±21.0 °C(Predicted)
  • 密度:
    1.011±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2-(4-methoxyphenyl)pent-2-enal 在 palladium(II) trifluoroacetate 、 三氟化硼乙醚氢气三溴化硼zinc(II)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己烷雌酚
    参考文献:
    名称:
    三取代的烯基烯醇及其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Heck-Matsuda芳基化反应可访问两个连续的立体中心:扩大氧化还原中继过程并在中观己烯醇的全合成中应用
    摘要:
    利用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开发了三取代烯丙基烯醇的新型钯催化的氧化还原-中继Heck芳基化反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至高收率进行,具有极好的抗非对映选择性,从而形成含有两个连续立体中心的α,β-二取代甲基酮。使用起始烯醇的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进行的新的氧化还原-继电器芳基化表明,游离羟基的存在不是有效的氧化还原-继电器工艺的先决条件。氘标记的烯醇2- d -10a,2- d -10b和2- d -10c允许追踪起始的游离醇,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向相应的甲基酮3- d -11a的转化中氢化钯的重新插入步骤,氘的保留率> 98%。此外,该方法的合成潜力已通过4个步骤直接合成内消旋己烯雌酚得到了证明,其中烯醇10a的总收率为41%。
    DOI:
    10.1021/acs.joc.7b03098
  • 作为产物:
    描述:
    草酰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E)-2-(4-methoxyphenyl)pent-2-enal
    参考文献:
    名称:
    三取代的烯基烯醇及其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Heck-Matsuda芳基化反应可访问两个连续的立体中心:扩大氧化还原中继过程并在中观己烯醇的全合成中应用
    摘要:
    利用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开发了三取代烯丙基烯醇的新型钯催化的氧化还原-中继Heck芳基化反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至高收率进行,具有极好的抗非对映选择性,从而形成含有两个连续立体中心的α,β-二取代甲基酮。使用起始烯醇的甲硅烷基和甲基醚进行的新的氧化还原-继电器芳基化表明,游离羟基的存在不是有效的氧化还原-继电器工艺的先决条件。氘标记的烯醇2- d -10a,2- d -10b和2- d -10c允许追踪起始的游离醇,甲硅烷基和甲基醚向相应的甲基酮3- d -11a的转化中氢化钯的重新插入步骤,氘的保留率> 98%。此外,该方法的合成潜力已通过4个步骤直接合成内消旋己烯雌酚得到了证明,其中烯醇10a的总收率为41%。
    DOI:
    10.1021/acs.joc.7b030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Organocatalytic Alkylation of Aldehydes and Enals Driven by the Direct Photoexcitation of Enamines
    作者:Mattia Silvi、Elena Arceo、Igor D. Jurberg、Carlo Cassani、Paolo Melchiorre
    DOI:10.1021/jacs.5b01662
    日期:2015.5.20
    Disclosed herein is a photo-organ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α- and γ-alkylation of aldehydes and enals, respectively, with bromomalonates. The chemistry uses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minocatalyst and occurs under illumination by a fluorescent light bulb in the absence of any external photoredox catalyst.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e previously hidden ability of transiently generated enamines
    本文公开了醛和烯醛分别与溴丙二酸酯的光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α-和γ-烷基化。该化学反应使用市售的基催化剂,在没有任何外部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情况下,在荧光灯泡的照射下发生。机理研究揭示了先前隐藏的瞬时生成的烯胺在光吸收后直接达到电子激发态的能力,同时连续触发有机卤化物中反应性自由基物种的形成。同时,基态手性烯胺为对映选择性烷基化过程提供有效的立体化学诱导。
  • Dana,G. et al.,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3, p. 1676 - 1684
    作者:Dana,G.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