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 | 10568-2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
英文别名
t-Butyl iodobenzoperoxoate;tert-butyl 2-iodobenzenecarboperoxoate
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化学式
CAS
10568-20-4
化学式
C11H13IO3
mdl
——
分子量
320.127
InChiKey
LINSCGXKPOGP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辛烯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copper(l) iodide苯肼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0h, 以1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叔丁基碘代过氧化苯甲酸酯和碘化铜(I)通过Kharasch-Sosnovsky反应合成新的烯基碘代苯甲酸酯衍生物
    摘要:
    摘要 在铜盐的存在下,通过碘代苯并过氧叔丁基叔丁酸酯与烯烃的反应,研究了新的烯丙基碘苯甲酸烯基酯衍生物的合成。在碘化铜(I)(5 mol%)存在下,在回流的乙腈中,在32小时内使用碘化叔丁基过氧叔酸叔丁酯可获得最佳结果,收率(92%)。根据它们的FT-IR,1 HNMR,13 CNMR和质谱对过酸酯和烯基碘苯甲酸酯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图形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铜盐存在下由烯烃制备新的碘代烯丙基酯的方法,其收率良好至极佳。
    DOI:
    10.1007/s12039-020-01852-8
  • 作为产物:
    描述:
    2-碘苯甲酸吡啶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L)-缬氨酸和(L)-缬氨醇在SBA-15纳米多孔二氧化硅上的固定化及其作为手性异质配体在Cu催化烯烃不对称烯丙基氧化中的应用
    摘要:
    以P123表面活性剂和原硅酸四乙氧基硅酸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SBA-15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然后用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功能化。接下来,通过固定手性氨基酸(S)-2-氨基-3-甲基丁酸(L-缬氨酸)和手性氨基醇(S)-2-氨基-3-甲基丁烷-1-醇(L-缬氨醇)通过在 THF 中通过 NaBH 4 /I 2还原L-缬氨酸制备,在功能化的 SBA-15 上,手性异质配体 AL*-i-Pr-SBA-15 和 AA*-i-Pr-SBA-15 是通过 FT-IR、XRD、TGA、EDX、SEM、BET-BJH 技术制备和表征。不对称烯丙基ic 烯烃的氧化是使用这些配体的铜配合物和合成的过酸酯完成的。通过改变各种参数如温度、溶剂、手性异质配体的量以及铜盐的类型和量来优化反应。在优化条件下,6 mg AL*-i-Pr-SBA-15 和 3.2 mol% Cu(CH 3 CN) 4 PF 6在 50
    DOI:
    10.1039/d1nj02580e
  • 作为试剂:
    描述:
    ethyl (1R,5R,6S)-5-acetoxy-6-nitrocyclohex-3-ene-1-carboxylate 在 iron(II)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de(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叠氮基三甲基硅烷tert-butyl 2-iodobenzoperoxoate异丙醇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0%的产率得到ethyl (1R,2S,3R,4S,5R)-3-acetoxy-4,5-diazido-2-nitrocyclohexa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铁催化立体选择性烯烃重氮化反应对映选择性合成磷酸奥司他韦(达菲)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达菲的克级对映选择性合成,其中关键的反式二氨基部分已通过铁催化的立体选择性烯烃重氮化有效安装。这种显着改进的铁催化方法对于以前存在问题的高度功能化但电子失活的基材特别有效。初步的催化剂结构-反应性-立体选择性关系研究表明,铁催化剂和复合底物共同调节重氮化的立体选择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和落锤试验 (DWT) 进行的安全评估也证明了进行这种铁催化烯烃重氮化用于大规模达菲合成的可行性。
    DOI:
    10.1021/jacs.8b069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edient synthesis of oseltamivir and related compounds via direct olefin diazidation-diamidation reaction
    申请人: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公开号:US10385010B1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Disclosed herein are improve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seltamivir,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to.
    本文披露了改进的奥司他韦制备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有用中间体。
  • Asymmetric Allylic Oxidation with Biarylbisoxazoline-Copper(I) Catalysis
    作者:Merritt B Andrus、Davoud Asgari
    DOI:10.1016/s0040-4020(00)00425-7
    日期:2000.8
    Eight new bi-o-tolyl bisoxazolines were made and used as ligands in the copper 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oxidation reaction. Three benzoyl tert-butyl peresters, p-nitro, o-iodo, and 2,4,6-trichloro were made and used with cyclohexene and cyclopentene with the ligands complexed to 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10 mol%). High selectivities (73% ee, 78% yield) were obtained with the nitroperester
    制备了八种新的双邻甲苯基双恶唑啉,并用作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氧化反应中的配体。制备三种苯甲酰基叔丁基过酸酯,对-硝基,邻-和2,4,6-三,并与环己烯环戊烯一起使用,其配体六氟磷酸(I)络合(10 mol%)。用硝基过酸酯和1a(S,S,S R = Ph)和环己烯获得高选择性(73%ee,78%收率)。对于环戊烯,1c(R = Bn)最佳,ee值为72%,产率为63%。
  • Martin; Bentrude, Chemistry and industry, 1959, p. 192
    作者:Martin、Bentrud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