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合成和评价了二十一种新的烷基/酰基/磺酰基取代的
氟喹诺酮衍
生物的抗结核和抗菌活性。通过将烷基,酰基或磺酰基部分引入
莫西沙星的碱性仲胺部分来合成目标化合物。除元素分析外,还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HRMS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启发。最初使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测定法在体外测试了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抗分枝杆菌活性。发现所有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在> 25.00-0.39 µg / mL之间,而化合物1、2和13表现出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出色活性,MIC值为0.39 µg / mL。还通过
琼脂孔扩散和微稀释方法研究了化合物1-21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菌株的活性。根据抗菌活性结果,发现化合物13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
金霉素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IC50值<1.23μg/ mL,是最有效的衍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