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oxo-1,2,3,4-tetrahydro-[7]quinol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oxo-1,2,3,4-tetrahydro-[7]quinol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3-(2-Oxo-1,2,3,4-tetrahydro-[7]chinolyl)-propionsaeure-aethylester;Ethyl 3-(2-oxo-1,2,3,4-tetrahydroquinolin-7-yl)propanoate;ethyl 3-(2-oxo-3,4-dihydro-1H-quinolin-7-yl)propanoate
3-(2-oxo-1,2,3,4-tetrahydro-[7]quinol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7NO3
mdl
——
分子量
247.294
InChiKey
CAWBULKPEUITA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oxo-1,2,3,4-tetrahydro-[7]quinol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81 %的产率得到3-(2-oxo-1,2,3,4-tetrahydro-quinolin-7-yl)-propi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酚类 GluN2B 选择性 NMDA 受体拮抗剂的喹诺酮类生物等排体
    摘要:
    设计 4 型环戊 [g] 喹诺酮类药物的目的是用喹诺酮系统生物等位地替代有效的 GluN2B 配体(如 ifenprodil 和 Ro 25-6981)的苯酚,并限制环戊烷系统中氨基丙醇亚结构的构象灵活性。设计的配体以八步序列合成,从对苯二甲醛开始 (5)。合成的关键步骤是丙酸 10 的分子内 Friedel-Crafts 酰化反应,得到环戊[g]喹啉二酮 11,以及二酮 11a 的曼尼希反应,然后在 α,β-不饱和酮 12a 处添加共轭物。尽管喹诺酮类药物 13a、15a 和 16a 含有 H 键供体基团(次级内酰胺)作为 ifenprodil 和 Ro 25-6981,但它们仅显示出中等的 GluN2B 亲和力 (K > 410 nM)。然而,在喹诺酮类 N 原子处引入亲脂性取代基导致苄基和苄氧甲基衍生物顺式-13c (Ko = 36 nM) 和 13e (Ko = 27 nM) 的 GluN2B
    DOI:
    10.1002/ardp.20240027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线性和角苯并二吡啶VI(1,5-蒽唑啉和4,5-邻菲咯啉)。(42. MitteilungüberStickstoff-Heterocyclen)
    摘要:
    DOI:
    10.1002/hlca.193902201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Über lineare und angulare Benzo-dipyridine VI (1, 5-Anthrazoline und 4, 5-Phenanthroline). (42. Mitteilung über Stickstoff-Heterocyclen)
    作者:Paul Ruggli、Eduard Preiswerk
    DOI:10.1002/hlca.19390220161
    日期:——
  • 10.1002/ardp.202400279
    作者:Rathing, Friederike、Schepmann, Dirk、Wünsch, Bernhard
    DOI:10.1002/ardp.202400279
    日期:——
    synthesized in an eight-step sequence starting with terephthalaldehyde (5). Key steps pf the synthesis were the intramolecular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of propionic acids 10 to yield the cyclopenta[g]quinolinediones 11 and the Mannich reaction of diketone 11a followed by conjugate addition at the α,β-unsaturated ketone 12a. Although the quinolones 13a, 15a, and 16a contain an H-bond donor group (secondary
    设计 4 型环戊 [g] 喹诺酮类药物的目的是用喹诺酮系统生物等位地替代有效的 GluN2B 配体(如 ifenprodil 和 Ro 25-6981)的苯酚,并限制环戊烷系统中氨基丙醇亚结构的构象灵活性。设计的配体以八步序列合成,从对苯二甲醛开始 (5)。合成的关键步骤是丙酸 10 的分子内 Friedel-Crafts 酰化反应,得到环戊[g]喹啉二酮 11,以及二酮 11a 的曼尼希反应,然后在 α,β-不饱和酮 12a 处添加共轭物。尽管喹诺酮类药物 13a、15a 和 16a 含有 H 键供体基团(次级内酰胺)作为 ifenprodil 和 Ro 25-6981,但它们仅显示出中等的 GluN2B 亲和力 (K > 410 nM)。然而,在喹诺酮类 N 原子处引入亲脂性取代基导致苄基和苄氧甲基衍生物顺式-13c (Ko = 36 nM) 和 13e (Ko = 27 nM) 的 GluN2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