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5-(Dimethylamino)-6-methyloxan-2-yl]oxy-19-ethyl-14-methyl-7-(3,4,5-trimethoxy-6-methyloxan-2-yl)oxy-20-oxatetracyclo[10.10.0.02,10.05,9]docosa-3,11-diene-13,21-dione | 131929-6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5-(Dimethylamino)-6-methyloxan-2-yl]oxy-19-ethyl-14-methyl-7-(3,4,5-trimethoxy-6-methyloxan-2-yl)oxy-20-oxatetracyclo[10.10.0.02,10.05,9]docosa-3,11-diene-13,21-dione
英文别名
——
15-[5-(Dimethylamino)-6-methyloxan-2-yl]oxy-19-ethyl-14-methyl-7-(3,4,5-trimethoxy-6-methyloxan-2-yl)oxy-20-oxatetracyclo[10.10.0.02,10.05,9]docosa-3,11-diene-13,21-dione化学式
CAS
131929-60-7
化学式
C41H65NO10
mdl
——
分子量
732.0
InChiKey
SRJQTHAZUNRMP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01.5±65.0 °C(Predicted)
  • 密度:
    1.16±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二甲基亚砜
  • 颜色/状态:
    Light grey to white crystals
  • 气味:
    Slightly stale water /Spinosad/
  • 熔点:
    84 C to 99.5 C
  • 蒸汽压力:
    3.0X10-11 kPA at 25 C (Spinosyn A)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52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5
  • 拓扑面积:
    1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 海关编码:
    293220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9

SDS

SDS:ced22d1353449a0187dab8f61b17ba30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多杀菌素(spinosad),试验代号DE-105、XDE-105。商品名称包括Conserve、Entrust、GF l20、Justice、Laser、Naturalyte、Spinoace、SpinTor、Success、Tracer、菜喜和催杀等,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剂。

作用机理

多杀菌素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昆虫神经细胞去极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超活化,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它具有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同时也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而进一步加强其活性。尽管作用部位不同于烟碱或吡虫啉,多杀菌素主要通过触杀或口食引起系统瘫痪。喷药后当天即可见效,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媲美。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mg/kg):雄性3783,雌性>5000;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对兔眼睛和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多杀菌素对环境影响较小,生物降解性较好。

用途

多杀菌素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如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可以很好地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吞食叶片的害虫种类。然而,它对刺吸式昆虫和螨类无效。

生产方法

菌株与发酵培养

多杀菌素由新微生物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或产生多杀菌素的突变株在复合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种子培养基包括酶解大豆水解液3%,酵母膏0.3%,MgSO4·H2O 0.2%,葡萄糖0.5%,麦芽糖4%,去离子水1L,并于121℃灭菌30分钟,接种量为10%。大规模生产时优选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氮源为棉子糖、胨化牛奶和消化大豆粉。

分离提取

经7~10天发酵后加入等体积丙酮,过滤除去菌体并调节滤液pH至13。使用树脂吸附法,并用甲醇:乙腈(含0.1%乙酸钠)溶液梯度洗脱多杀菌素A和D,分段收集洗脱液,浓缩获得多杀菌素浓缩液。

分析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柱为ODS-AO,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40/40/20(含0.05%乙酸铵),流速3mL/min,检测波长:25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