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8-Dihydroxy-5,5,7,9,13-pentamethyl-16-[1-(2-methyl-1,3-thiazol-4-yl)prop-1-en-2-yl]-1-oxacyclohexadec-13-ene-2,6-dione | 189453-1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8-Dihydroxy-5,5,7,9,13-pentamethyl-16-[1-(2-methyl-1,3-thiazol-4-yl)prop-1-en-2-yl]-1-oxacyclohexadec-13-ene-2,6-dione
英文别名
——
4,8-Dihydroxy-5,5,7,9,13-pentamethyl-16-[1-(2-methyl-1,3-thiazol-4-yl)prop-1-en-2-yl]-1-oxacyclohexadec-13-ene-2,6-dione化学式
CAS
189453-10-9
化学式
C27H41NO5S
mdl
——
分子量
491.7
InChiKey
XOZIUKBZLSUIL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3-66°C
  • 比旋光度:
    D22 -61.3° (c = 2.5 in methanol)
  • 沸点:
    663.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084±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二甲基亚砜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20℃

SDS

SDS:d9d74c35a7dbf03cd55637599f72e091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埃博霉素概述

埃博霉素(Epothilones)是黏细菌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通过促微管聚合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较于紫杉醇埃博霉素具有毒性更小、溶性更好、对紫杉醇耐药性细胞作用更强、抗肿瘤谱更广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抗肿瘤新药之一,目前在结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埃博霉素B结构式

![](图1为埃博霉素B结构式)

制备方法 生物发酵法 培养基 培养方法 种子培养:

将保藏在固体斜面培养基的菌种接入放有已灭菌滤纸片的 CNST 平板上,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 30℃条件下培养 5-7 天后,转接于 M26 培养基中。装液量为 50 mL/250 mL 三角瓶,在 30℃、170 r/min 的条件下摇床培养 72 h 后得到作为发酵培养的种子液。

发酵培养:

以 5%(v/v)的比例将种子液加入到初始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在 30℃下摇床培养,监测并调整 pH 和营养成分。

研究 体内研究

为了评估埃博霉素 D (Epothilone D, EpoD) 对 PS19 小鼠 MT 和轴突功能的影响,在 3 个月大的雄性 PS19 小鼠中每周腹腔注射一次溶剂或 EpoD(1 mg/kg 或 3 mg/kg),共持续 3 个月。此外,同窝的野生型 (WT) 小鼠也接受了相同剂量的 EpoD 或溶剂注射。结果表明,EpoD 的低剂量在这些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所有接受药物治疗的小鼠体重增长与溶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器官相对重量相似。使用标准转棒测试评估的运动性能亦无明显差异,且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含量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

体内研究

EpoD(1 mg/kg 或 3 mg/kg)每周腹腔注射一次共 3 个月,在 3 个月大的 PS19 小鼠和野生型 (WT) 小鼠中进行。结果表明,接受 EpoD 治疗的小鼠没有表现出药物不耐受的迹象,并且体重增长与溶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器官相对重量相似,运动性能评估亦未显示有明显差异。尽管存在轻微的群体间差异,但治疗组之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因此,这些研究使用的 EpoD 低剂量似乎被良好耐受。

结论

EpoD 在高剂量下可引起一些副作用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但在较低剂量下则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