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bromo-1,6-diazaphenalene | 79691-9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bromo-1,6-diazaphenalene
英文别名
12-Bromo-2,8-diazatricyclo[7.3.1.05,13]trideca-1(12),2,4,6,9(13),10-hexaene
7-bromo-1,6-diazaphenalene化学式
CAS
79691-97-7
化学式
C11H7BrN2
mdl
——
分子量
247.094
InChiKey
QVTWYGQXSFCZ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9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4.9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bromo-1,6-diazaphenalene碘甲烷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生成 7-Bromo-1-methyl-1H-benzo[ij][2,7]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vasthi, Kamlakar; Cook, J. M.,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82, vol. 19, p. 1415 - 141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H-1,6-diazaphenalene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7-bromo-1,6-diazaphen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6-二氮杂菲萘的卤化。理论和实验结果
    摘要:
    1,6-二氮杂菲那烯 1 的溴化产生单、二和三溴衍生物的混合物,而共轭酸 2 的溴化产生 7-溴异构体 7,产率为 81%。计算了电荷密度和局域能,发现它们与亲电取代过程中观察到的取向模式一致。这些观察结果已被用于开发 7-取代的 1,6-二氮杂苯的几种途径。
    DOI:
    10.1139/v82-4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e, Shieu-Jeing; Cook, James M., Heterocycles, 1981, vol. 16, # 12, p. 2125 - 2131
    作者:Lee, Shieu-Jeing、Cook, James M.
    DOI:——
    日期:——
  • Halogenation of 1,6-diazaphenalen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Robert W. Weber、Shieu-Jeing Lee、Samuel Milosevich、Walter B. England、James M. Cook
    DOI:10.1139/v82-436
    日期:1982.12.15
    Bromination of 1,6-diazaphenalene 1 yields a mixture of mono-, di-, and tri-bromo derivatives, while bromination of the conjugate acid 2 provides the 7-bromo isomer 7 in 81% yield. Charge densities and localization energie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the orientation pattern observed during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employed to develop
    1,6-二氮杂菲那烯 1 的溴化产生单、二和三溴衍生物的混合物,而共轭酸 2 的溴化产生 7-溴异构体 7,产率为 81%。计算了电荷密度和局域能,发现它们与亲电取代过程中观察到的取向模式一致。这些观察结果已被用于开发 7-取代的 1,6-二氮杂苯的几种途径。
  • Avasthi, Kamlakar; Cook, J. M.,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82, vol. 19, p. 1415 - 1419
    作者:Avasthi, Kamlakar、Cook, J.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